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學問修養極高的學者。《漢書.卷七三.韋賢傳》:「賢為人質朴少欲,篤志於學,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
碩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問淵博的讀書人。如:「他學識淵博,博通古今,堪稱宏碩學。」明.金幼孜〈送&f2d9e_.gif;&f04fb_.gif;嘉&f2fe4_.gif;閩中序〉:「予友太子少傅、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f2d9e_.gif;公,以宏碩學歷事太宗、仁宗,逮今上皇帝,蓋三十年于兹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而漢興以來,瑰望碩,各信所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兼具讀書人才識與風度的將領。宋.蘇轍〈次韻王君北都偶成〉詩三首之一:「千夫奉將,百獸伏麒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6~1963)字心畬,系出清皇族。北京法政大學畢業,德國柏林大學天文學及生物學博士。歷任北京師範大學、北平藝專、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國民大會滿族代表,以詩文書畫稱譽當代。著有《四書經義集證》、《經籍擇言》、《寒玉堂論畫》等。
獨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有天下,已經到了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刻。法家的刑罰與黃老的無為顯然不再適合時代需求,不可能為軍臣所重,生高舉聖王治世的理想,強調禮樂教化的功效,對於年少氣盛的漢武帝而言,雖然不無嚮往,卻也不真心信服,但最能符合時代脈動的理論,他沒有不採納的理由。 內容與影響漢武帝的獨尊術,帶動經學的蓬勃發展,深深影響中國的政治與社會。武帝立五經博士,並置博士弟子員,弟子員通一經可以到朝廷任職。經由這條途徑入仕的人越來越多,形成士人參政的新局面,相對於漢初朝廷官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養淺陋的小。《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惟陛下留思豎之言,無使功臣懷恨黃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界。《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遂使林之群,幽隱而不顯。」
2.家的著作。三國魏.曹植〈魏德論〉:「既游精於萬機,探幽洞深;復逍遙乎六藝,兼覽林。」
3.學官。《南史.卷七三.孝義傳上.朱文濟傳》:「自賣以葬母,太守謝濼命為林,不就。」
燔書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焚燬書籍、坑殺生的事。參見「焚書坑」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特別的操守而見稱於世俗的者。《史記.卷二五.律書》:「豈與世闇於大較,不權輕重,猥云德化。」三國魏.曹植〈贈丁翼〉詩:「君子通大道,無願為世。」
2.當世的學者。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門人世,是以增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