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05.9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2.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3.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4.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5.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1.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2.連同。如:「和衣而眠」。
1.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2.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1.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一)[連]之語音。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攪拌、混合。如:「拌和」、「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溫暖的。如:「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物的粗繩子。《說文解字.糸部》:「維,車蓋維也。」《儀禮.大射》:「中離維綱。」唐.賈公彥.疏:「綱與維皆用繩為之。」
2.法度、綱要。《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以此時引綱維,盡思慮。」
3.細長的東西。如:「纖維」。
4.姓。如漢代有維汜。
1.繫、拴。《儀禮.士相見禮》:「飾之以布,維之以索。」唐.元稹〈大觜鳥〉詩:「白鶴門外養,花鷹架上維。」
2.連結。《周禮.夏官.大司馬》:「建牧立監,以維邦國。」
3.保持、護全。如:「維持」、「維護」。《韓非子.心度》:「故民樸而禁之以名,則治,世知維之以刑,則從。」
僅、只有。《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史記.卷二.夏本紀》:「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絕其世。」
置於句首或句中的語氣詞,無義。通「惟」、「唯」。《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唐.王勃〈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論語.述而》:「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2.品行、作風。《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3.恩澤、恩惠。《論語.憲問》:「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孟子.公孫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
4.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離心離德」。
5.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簡稱。
6.姓。如漢代西域有德若國,後人以國為姓,簡姓德。
感激、感恩。《左傳.成公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聊齋志異.卷一.王成》:「主人聞而德之,贈金五兩,慰之使歸。」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譽」。《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恂恂德心,汪汪軌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角里」條。
1.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如:「牛角」、「鹿角」。《易經.大壯卦.九三》:「羝羊觸藩,羸其角。」
2.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3.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如:「岬角」、「鼻頭角」、「好望角」。
4.量詞。計算錢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5.角落,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如:「牆角」、「桌角」、「屋角」、「東北角」、「西南角」。
6.樂器名。初以動物的角製成,後改用竹、木、銅等材料,有曲形、竹筒等形狀,多用於軍隊中。唐.韋莊〈章臺夜思〉詩:「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7.二一四部首之一。
競爭、較量。如:「角智」、「角勝」、「口角」。《聊齋志異.卷一.王成》:「每值上元,輒放民間把鶉者入邸相角。」
1.戲劇的表演人物。如:「主角」、「配角」、「丑角」。
2.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一宿,有兩顆星。《國語.周語中》:「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三國吳.韋昭.注:「辰角,大辰蒼龍之角。角,星名也。」《楚辭.屈原.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3.古代五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諸侯或君王的封地為「國」。如:「魯國」、「齊國」。《易經.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唐.柳宗元〈封建論〉:「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2.有土地、人民、主權的團體。如:「中國」、「美國」。
3.城市。《孟子.離婁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4.地方。如:「水鄉澤國」。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
5.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國佐。
1.代表國家的。如:「國旗」、「國歌」。
2.本國的。如:「國人」、「國土」、「愛用國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給。通「供」。《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恭敬。通「恭」。《左傳.文公十八年》:「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姓。如黃帝時有共鼓。
1.雙手抱拳。通「拱」。《荀子.賦》:「聖人共手,時幾將矣。」
2.環繞、護衛。通「拱」。《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一起、一同。如:「共鳴」、「共存」、「和平共處」。《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2.合、總計。如:「共計」、「籃子裡共有十顆蘋果。」
分享、合用。《論語.公冶長》:「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相同的。如:「共識」、「共相」。
跟、和。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姻緣簿全憑我共你,誰不待揀個稱意的?」
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厲王出奔後,周、召二公攝政,號稱「共和」。見《史記.卷四.周本紀》。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2.國家主權在全體人民,不立君主的國體,稱為「共和」。
B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羽鳥;BOF討論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某特定問題或主題,在會議上或私下組成的非正式討論團體。
Trionyx cf. capellini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imalia 動物界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Vertebrata 脊椎動物亞門 Reptilia 爬行綱 Anapsida 缺弓亞綱 Chelonia 龜鱉目 Cryptodira 隱 (曲) 頸龜亞目 Trionychidae 鱉科 Trionyx cf. capellinii 刻卜氏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