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烏托邦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托邦」(Utopia)一詞源於希臘文中的ou(英文not)再加上topos(英文a place),意為「烏有之鄉」。摩爾(T. More, 1478~1535)在一五一六年時首先創造了Utopias一詞,用以指稱他的理想社會。一五三四年時,拉柏雷(F. Rabelais, 1494~1553)又再度以此名稱來稱呼所謂的理想之島(an ideal island)。此後,許多的哲學家、社會思想家與小說家皆以烏托邦來指稱那些理想中的、無法實現的社會結構。
關於烏托邦的哲學思想,可遠溯至古希臘時代的柏拉圖(Plato, 427~347 B.C.);柏拉圖在[共和國](Republ... |
聯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國家結構形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擁有部分主權之政治實體(州或邦)聯合而成,透過《憲法》界定聯邦與各邦(或州)各自之任務以及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權限。美國、德國、澳洲等聯邦國對於聯邦與各邦的關係有不同的設計。
|
周邦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57~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宋錢塘人。博涉百家之書,好音樂,能自度曲,詞韻清蔚,為北宋一代詞宗。獻汴都賦,召為大樂正,累官至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知順州、處州。著有《清真集》、《清真雜著》、《操縵集》、《清真詞集》。
|
邦家之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光榮。《詩經.周頌.載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漢.鄭玄.箋:「芬香之酒醴,饗燕賓客,則多得其歡心,於國家有榮譽。」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豐功盛烈,所以銘彞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
|
齊邦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刊》(THE TAIPEI CHINESS PEN)主編。2009年中興大學90年校慶,興大頒贈齊邦媛教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觀點在台灣國立編譯館工作期間,推動國民中學的國文教科書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濃厚的文章,加入楊逵、黃春明、楊喚等台灣現代文學作家的作品;同時亦負責推動西方文化經典及「現代化叢書」的翻譯工作,如馬克吐溫小說集、《柏拉圖理想國》、《模擬: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等作品。她選譯1949年至1974年間臺灣出版的新詩、散文和短篇小說,名為《中國現代文學選集》。這套書費時三年校了九次於1976年編竣完成,由美國...
|
邦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周禮.天官冢宰.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晉.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
|
希臘城邦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希臘城邦國家2 希臘為「共同體國家」3 雅典與斯巴達的政治體制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希臘城邦國家西元前八世紀,希臘人往西地中海的殖民活動越來越白熱化,雖然說殖民活動,但目的卻不是建立雅典的屬地,而是為了建設擁有自治權的殖民城市,其中尤其是在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上,建造了為數眾多的殖民城市。進入西元前七世紀,希臘世界也開始向黑海沿岸殖民。像這樣頻繁的殖民活動,幾乎持續了近兩百年。不同於比較穩定的大河流域文化,以地中海為中心,以地中海為中心形成...
|
桑梓之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常種植桑、梓於鄉里,以留子孫,故泛稱故鄉、鄉里為「桑梓之邦」。《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須用瞿塘中峽水;瞿塘在蜀,……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來之便,將瞿塘中峽水,攜一甕寄與老夫,則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
薩拉邦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類型名。巴洛克時期的一種三拍子舞曲,在法國和德國這類舞都採用慢的速度,它的節奏特色為第二拍是附點音符,樂曲開始時沒有上拍,終止在第三拍上。其曲式通常都是二段式,樂句是由規則對稱的4或8小節組成,旋律簡單,可自由加入許多裝飾音,在巴洛克時期的舞蹈組曲中,薩拉邦舞曲通常都被安置在《庫朗舞曲》(Courante)之後。關於薩拉邦舞的來源有不同的說法,但多數學者認為它可能是來自阿拉伯摩爾人(Arabie-Moorigh)的舞蹈。十六世紀時流行於墨西哥及西班牙,稱為Zarabonda,它原是一種快節奏的舞蹈,用響板和吉他伴奏。但因歌詞淫蕩、動作挑逗,曾於1583年被西班牙王飛力浦二世(Philip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l998.
|
家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孟子.梁惠王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西遊記》第三七回:「不瞞師父說,便是朕當時創立家邦,改號烏雞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