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振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如:「他們打算花半年的時間重振旗,希望早日東山再起。」
舌如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簧,樂器中的簧片振動就可發出聲音。「舌如簧」形容能說善道或連續說話不停止。如:「這件事我已下決心不管了,你再舌如簧也沒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激動。《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後來官場見報上有罵他的話頭,少不得大家動起來,自從撫臺起,到府縣各官。」
盆而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遭喪妻之痛。《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盆而歌,不亦甚乎。』」
大張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規模地擺開旗、陣勢。用於形容規模、聲勢浩大。《孽海花》第三○回:「再嫁呢?還是住家?還是索性大張旗的重理舊業?這倒是個大問題。」
比喻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例:「神仙打有時錯,腳步踏差麼人無!」知錯愛曉得改過就好了。(「神仙打有時錯,腳步踏錯誰沒有!」知錯要懂得改過就好了。)
敲鑼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敲打鑼。多用於民間遊樂。也作「敲鑼擊」。
2.形容大肆宣揚。如:「這件糗事,被他敲鑼打的張揚,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也作「敲鑼擊」。
歡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樂興奮的樣子。《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大家都歡欣舞起來。」也作「舞歡欣」、「歡忻舞」。
鳴金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鑼打。古時打仗用來指揮士兵前進後退的信號,藉以助勢或示威。如:「他傳令軍士們鳴金擊,準備一舉攻下敵人的城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軍中使用的戰。宋.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詞:「忽一聲,鼙揭天來,繁華歇。」後借以指戰事。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