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瞞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實情,不讓人知道。《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又怕車夫漏洩機關,連這個車夫都瞞卻。」
|
廝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蕩寇志》第二三回:「殺天使一事,並非我廝瞞你,便是山上眾頭領,也不得幾人曉得。」
|
雙瞞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瞞研究」是瞞住研究者和研究對象雙方,不使知道研究中所用的處理方式(treatment)。由於研究者無可避免的希望得到預期的結果,以證實其假定,往往在無意間暗示研究對象期待的反應,以提高處理的效果;或在無意間暗示研究對象製造錯誤,也同樣可以提高處理效果,總之為證實研究的價值。在研究對象方面,若知道經過處理,研究者期望其發生某些改變,即使自知改變與處理無關,也會承認是由處理而生;若因充當研究對象而受益於研究者,更會依從研究者的意向反應。為減少此種偽誤,故有雙瞞之研究設計。
雙瞞研究可應用在實驗中,如分別設實驗組和控制組時,研究者及其助手和研究對象皆不知誰屬那一組。理論上實驗和... |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還珠買櫝注音︰ㄏㄨㄢˊ ㄓㄨ ㄇㄞˇ ㄉㄨˊ漢語拼音︰huán zhū mǎi dú釋義︰即「買櫝還珠」。見「買櫝還珠」條。
01.元.張養浩〈讀史有感自和〉詩一○首之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還珠買櫝非。」
02.清.蔣士銓《臨川夢.第九齣》:「篇成各自觀,笑還珠買櫝,胠篋探丸。英雄欺世,久之畢竟難瞞。」
|
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如:「有事相煩」、「實不相瞞」。《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
|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紅樓夢》第六一回:「投鼠忌器寶玉瞞贓,判冤決獄平兒行權。」
|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殺。
(2) 劉季陵:即劉勝,東漢人,生卒年不詳。
(3) 激:激勵。
(4) 隱情惜己:隱瞞實情,以保全自身。
|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徐公:戰國時齊國的美男子,生卒年不詳。
(3) 私:偏愛。
(4) 蔽:受蒙蔽、受隱瞞欺騙。
(5) 刺:當面指責過失。
(6)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戰國七雄之一,後與齊、楚、韓、趙、魏為秦所滅。
(7) 趙:戰國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8) 韓:戰國七雄之一,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
(9)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
(10)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1>行役2>,失汲道3>,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4>林,饒子5>,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解〕
(1) 魏武:魏武帝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雄才大略,多權詐,能作詩文。起兵追擊黃巾賊,討伐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封為丞相,官拜大將軍,爵號魏公,後死於洛陽。子曹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行役:行軍。
(3) 失汲道:迷失取水之路,指找不到水源取水。
(4) 梅:性耐寒,葉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色紅或白。果實味酸,可食。
(5) 饒子:多子,指梅樹上結了很多果實。
|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冊立的皇后。後來東窗事發,霍光的妻子深怕被追究,只好將實情告訴丈夫。霍光聽了雖然大為震驚,但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廷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習經典,並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以致行為處事有所偏頗或錯誤;後則泛指人未經學習而沒有學問才幹。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