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起。《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光弼以范陽本賊巢窟,當先取之,揠賊根本。」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李密〈陳情表〉(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楊戲》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引)晉武帝立太子,徵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偪遣,於是密上書曰:「臣以險釁,夙遭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見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1>,零丁孤苦,至於成立2>。既無伯叔,終鮮3>兄弟;門衰祚4>薄,晚有兒息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亦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敢廢遠。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
儐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主人迎賓行禮的人。宋.蘇轍〈齊州子祠堂記〉:「籩豆有列,儐相有位,百年之廢,一日而舉。」也作「擯相」。
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互相呼應、配合。《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紀》:「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新唐書.卷一七四.列傳.李宗》:「而宗中助多,先得進,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異己者。」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衝尊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因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據《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引)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有三十九,《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臧於祕府,伏而未發。孝成皇帝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祕臧,校理舊文,得此三事,以考學官所傳,經或脫簡,傳或間編。傳問民間,則有魯國(柏)〔桓〕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1>且不能究2>其一藝。……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
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強的樣子。《論語.先進》:「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
隱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窮困不得志。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唐.韓愈〈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兮,在隱約而平寬。」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桃李滿門。  定公九年,任孔子為中都宰,時孔子五十一歲,高才弟子有顏回、損、冉有、冉雍、曾點、曾參、顏由、宰予、冉求、言偃、端木賜、仲由、卜商、顓孫師、澹臺滅明、高柴、宓不齊、有若、樊須、公冶亦、原憲、公冶長、南宮韜、公析哀、商瞿、漆雕開、公孫孺、秦商……等數十人。任職一年,國內大治,晉封為司空,旋任大司寇。同年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以大義嚴詞,使齊侯歸還魯國失地。定公十四年,歲乙巳,孔子五十六歲,攝行相事,誅少正卯,勤理國政,經三月善政,魯國大治,路不拾遺。因齊國使女樂蠱惑季子及定公,朝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