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90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環境負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f Environment 參考文獻註1:石再添。地學通論。國立空中大學。 P.331註2:何金。地學通論。自行出版。 P.323~P.331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面貌觀察人才能的優劣。 (4) 九鼎大呂:九鼎及大呂均為傳國寶器,比喻地位極為重要。九鼎,夏禹所的九口大鼎,象徵九州。大呂,周廟大鐘。 (5) 彊:音ㄑ|ㄤˊ,同「強」。 ◎2《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弃人閒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
血氣方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年輕人精力旺盛,容易衝動。語出《論語.季氏》。[例]青少年血氣方剛,常常因為一時情緒失控而下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pper,Cu)化學元素。原子序29。金屬元素之一。呈紅棕色,柔韌有金屬光澤,富延、展性,為良好的導電、導熱體。在潮溼空氣中,表面會慢慢氧化形成綠色的鹼式碳酸銅,俗稱為「銅綠」。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今廣泛運用於工業、工程與藝術等方面,可製貨幣及種種器械等;亦可供製導線及電板,為不可或缺的材料。
鐵石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鐵石成的心腸。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語本《魏武故事》。
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觀、外形。《南史.卷三四.顏延之傳》:「及孝武即位,又孝建四銖,所錢形式薄小,輪郭不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處工匠廠遊覽了一番,問明白了各種機器的形式,什麼價錢,一一都記在手摺上。」
經驗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們可以從實務中自動地取得知識。根據經驗主義者的觀點,經由感受到的經驗,必須經過適當歸納或演繹,才能成知識。在哲學發展上,經驗主義一直和理性主義作為對比。理性主義認為大部分的知識是歸咎於感覺上的獨立思考。無論如何,這種對比已被視為過於簡單化,因為近代的歐陸理性學者也倡導利用科學方法去取得實際經驗;而洛克也認為超自然的知識(如宗教神學)必須單獨藉由直覺或推理才能取得。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93%E9%A9%97%E4%B8%BB%E7%BE%A9
崇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敬仰佩服。《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大家商議要想做幾樁驚天動地的事業,好待後人個銅像,崇拜他們。」
大名鼎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是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也是古代禮儀中的重器。夏禹時,以九州貢金成九鼎,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寶器。「鼎」因此引申有分量極重之意,「鼎鼎」,即是形容盛大的樣子。晚清小說《官場現形記》中有一段話:「老人家道:『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指這個人名氣如此之大,京城裡沒有人不曉得的,就是用「鼎鼎」來形容一個人的盛名。後來「大名鼎鼎」就被用來形容人的名氣聲望很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辨識、分別。如:「認字」、「認人」、「辨認」、「認路」。宋.劉克莊〈鐵塔寺〉詩:「細認苔間字,方知塔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