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6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慌馬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兵荒馬亂」。見「兵荒馬亂」條。01.明.陸華甫《雙鳳齊鳴記》第二一折:「亂紛紛東逃西竄,鬧烘烘兵慌馬亂,一路奔回氣尚喘。」
|
指示馬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擎的馬力有兩種表示法:一稱指示馬力,一稱制動馬力(braked horsepower或 BHP)。前者係以下列公式計算而得:IHP=(PLAN/33000) × (2/Cn) × nc;而後者則以下列公式計算而得:BHP=(Fl × 2πn/33000)。以上兩公式中各符號的意義如下:P 為汽缸內的均效壓力(psi);L 為活塞的衝程長度(ft);A 為活塞的斷面積(in2);N 為引擎主軸的轉速(rpm);Cn為衝程數;nc為汽缸數;F 為制動儀之橫桿端所受的力(lb);l 為橫桿的長度(ft);n 為制動儀的轉速(rpm)。有關於制動馬力之量測法請參見水力測功器(hydraulic ...
|
馬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加拿大傳教士,是北臺灣最早的傳教者,也是推動西式醫療與教育的先驅。 生平祖籍蘇格蘭,父親那一代才移居加拿大。馬偕自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經擔任幾年小學教員,後來進研究所修習神學。1871年申請到外國傳教獲准,次年抵達台灣。當時臺灣北部雖然人口眾多,但傳校士都集中在南部,因此馬偕自願前往淡水傳教。在每天向當地人學...
|
駟馬難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一說出去,就是用四匹馬拉的車子也追不回來。比喻言之既出,不可挽回。《新五代史.卷一七.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傳》:「兵戈屢動,駟馬難追,戚實自貽,咎將誰執!」明.龍子猶《殺狗記》第二齣:「今日一語輕交,他時駟馬難追。」
|
馬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背上。多指用武。《漢書.卷四三.酈陸朱劉叔孫傳.陸賈》:「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
2.立刻。《官場現形記》第四九回:「恨不得馬上就請這位名醫進去,替老爹看脈,把藥灌下。就可以起死回生。」
|
駑馬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駑鈍的馬,不利的鉛質刀。比喻才能平庸,不中用。《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鉛刀,不可強扶。」
|
趟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劇中,演員右手執鞭揮舞,通過成套、連續的手勢、身段、舞步,配合快速的鑼鼓節奏,表演騎在馬上慢走、奔騰或下馬、轉身停住等姿態。趟馬時只舞不唱,文武戲各行角色都有此動作。
|
非驢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西域有一個小國龜茲,其國王多次至漢朝覲見宣帝,且留住一年,回國之後,修築宮室、禮儀制度等全都模仿漢朝,被鄰國譏諷為不倫不類。見《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渠犁傳》。後即以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事物。也作「非鴉非鳳」。
|
拍馬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諂媚、阿諛、奉承。《官場現形記》第四五回:「帳房師爺因為他時常進來拍馬屁,彼此極熟,不好意思駁他。」《海上花列傳》第一○回:「還有朋友哚拍馬屁,鬼討好,連忙搭俚買好仔家生送得去鋪房間。」也稱為「拍馬」。
|
牛溲馬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溲,車前草,可治水腫、腹脹。馬勃為菌類,可為止血藥。牛溲馬勃比喻微賤的東西。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歧路燈》第六三回:「把一個累代家有藏書、門無雜賓之家,弄成魑魅魍魎,塞門填戶,牛溲馬勃,兼收并蓄了。」也作「馬勃牛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