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6001 ms
共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生活際遇,都是命中注定的。參見「一飲一啄」條。《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時戲語,終身話柄。」
|
啄木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鴷形目啄木鳥科。嘴銳直而堅,能破樹皮穿穴,舌細長,尖端有鉤,可捕食樹洞裡的蠹蟲。足四趾,二向前,二向後,便於攀援樹木。通常棲息於森林中,在樹幹上築巢而居。
|
燕啄皇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成帝無病暴斃,民間有童謠曰:「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流傳皇后趙飛燕與妹趙昭儀謀害皇孫。典出《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後比喻后妃謀害皇子。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
|
一飲一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類適情於林籟,隨心飲食,逍遙自在。語本《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蔪畜乎樊中。」後泛指人的飲食。唐.高郢〈沙洲獨鳥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
啄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禽類動物用嘴取食。如:「小雞在泥地上啄食蟲豸。」
|
剝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輕輕敲打門戶的聲音。《通俗編.聲音》:「高適詩:『豈有白衣來剝啄。』剝啄,叩門聲也。」
|
地啄木(蟻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ynx torquilla
體長16~17公分。羽色複雜,為鼠灰色摻有褐色和米色斑點,喉部和上胸部具條紋,頭至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線。喙短而尖,尾非常長,具條紋。歐洲南部族群色澤較暗,具較濃密的條紋;非洲北部族群喉部為白色;喜馬拉雅山族群中的繁殖個體有較濃密的條紋。
共4亞種,分布於歐洲及亞洲北部和中部,往南延伸至喜馬拉雅山區,冬季遷徙至非洲中部和亞洲南部。
棲息於開闊的森林、被開墾過的林地及其邊緣;遷徙時也會在開闊而樹木較少的地方棲息。不善於在垂直表面攀樹和啄木,大多在地面活動;以螞蟻為主食,尤其是幼蟲和蛹,覓食時會用舌頭舔舐地面和枯倒木上的蟻丘和昆蟲,或者利用蹦跳的方式,尾羽稍微上揚,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進行空中捕食。繁殖期時每對配偶會佔有領域,平時單獨或和家庭成員行動。當競爭或繁殖期鳴唱時,其頭部會舉起、頭冠羽毛直立、尾羽攤開、翼下垂。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啄木鳥科(Family Picidae)
|
綠啄花(純色啄花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caeum concolor
體長8公分。喙、腳灰黑色,身體背部為橄欖綠色,翅膀、尾羽黑褐色外緣橄欖綠色。眉紋淡綠色,頭頂有不明顯的暗色紋。腹面污灰色,腹部以下偏黃綠色。幼鳥喙橘黃色。
共7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及南部,包括印度、東南亞印尼、中國南部、台灣。
成小群在低海拔闊葉林活動,常與柳鶯類混群,生性活潑,在高樹上覓食昆蟲、花、果實以及花蜜等。族群數量不普遍,體型小又為灰綠色,因此不容易察覺。叫聲為宛如石頭互擊的“搭、搭”聲,或是“吱、吱”。為樹木授粉媒介之一。繁殖期3~8月,以松針、植物纖維、蜘蛛絲等編成梨狀巢。留鳥。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啄花鳥科(Family Dicaeidae)
|
大赤啄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25cm,雌雄鳥的羽色略有不同。雄鳥喙黑青色,虹膜黑褐色,頭頂至後頸朱紅色、雜有黑色小斑點,眼先至耳羽乳白色,其下緣及後緣有一黑色橫帶,腮、喉、前頸白色,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至腰密布白色橫斑,翼羽黑褐色、有顯著白色橫斑點,胸灰白色帶黑色縱紋,腹部及尾下覆羽紅色,帶黑色縱紋,尾黑色,尾羽中央一對無白斑,其餘尾羽有白色橫斑,腳鉛青色。雌鳥頭頂至後頸為黑色、並非紅色,其餘部分與雄鳥相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