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2227 收藏人次:116104
植物名。屬,常綠喬木。全株有香氣。葉卵形或橢圓形,花小而色淡黃。果實成熟時為紫黑色,豌豆般大小,可煎為腦,有強心、解熱、殺蟲的功效。其材質硬而聳直,紋理細緻,可供建築、雕刻等使用。
    
瀏覽人次:822 收藏人次:258992
科植物樹的枝幹及根之木材中提取精製所得的酮類精油所析出白色結晶。現已可由人工合成。其功用可以驅蟲,並可用為興奮劑、局部止癢劑、防蟲藥、火藥等。也稱為「潮腦」。
    
瀏覽人次:439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399 收藏人次:0
芝又稱芝或牛菇。芝是臺灣特有種真菌。芝的子實體初為扁平型,貼生於樹幹表面,之後子實體生長前緣部會略捲離樹幹翹起。芝產生擔孢子的子實層表面為漂亮的鮭魚紅色,呈孔狀,背面為黑褐色。芝質硬,帶有牛的香味,嚐之,味極苦。芝子實體於牛樹幹的中空內部長出,顯示它可能較喜愛幽暗的生長環境。此樹幹的中空是由芝的腐朽而造成的,或有其他真菌先分解樹木形成特定的環境以利隨後的芝生長,則尚未可知。芝菌在木屑上生長極緩慢甚至停滯,更遑論其子實體之長出。另一可能性是採用液態進行菌絲培養,而食用之,但先決條件是如此所形成的菌絲亦需同樣具有芝子實體良好的成份。本種為台灣特有種,子實體僅發現於老齡...
    
瀏覽人次:265 收藏人次:0
長綠或落葉木本,僅無根藤屬是無葉寄生小藤本。葉片及樹皮均有油細胞,或有黏液細胞,常有腦及桂油香氣。單葉互生,或有因節間縮短似對生或輪生;全緣,三出脈或羽狀脈,下面常有灰白色粉,無托葉。花兩性,少數單性,輻射對稱,成圓錐狀聚繖花序、繖形花序或總狀花序,兩性、單性或雜性;花被6-9,同形,排成2輪或3輪,;雄蕊3或4輪,第4輪常退化,花藥2或4室,瓣裂。漿果或核果,常有肉質果托。 本科現生約40屬2000種。分布於新舊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瀏覽人次:257 收藏人次:0
小枝光滑。葉近對生或互生,革質,倒卵形至長倒卵形,先端鈍或圓,基部楔形,光滑,3出脈。花序光滑;花被外面近光滑,內面被絨毛。果橢圓形。

雲豹(貓豹、豹)     
瀏覽人次:238 收藏人次:0
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 1821)外型介於虎、豹之間,但較小,腳掌寬,尾長,犬齒相對長度較其他現存貓科動物都長,長度是齒根寬度的3倍;皮毛呈土褐色或黃灰色,頭頂至肩部有數條黑色縱紋,背部中央有較寬之黑色條紋,體側有備圓形或略近方形的雲狀黑斑,腹部近白色,混有不規則黑褐色斑紋,耳背黑色、耳中央有灰白斑,尾部有11到14個黑色環帶;頭軀幹長61.6~106.6公分,尾長55~91.2公分,體重16~23公斤。尼泊爾中部到中國大陸東南部、越南、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海南島、台灣。棲息於不同類型的森林,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和台灣1,000公尺以上原始林內,夜行性,喜單獨活動。多樹棲,常伏守在樹幹上,伺機跳下捕食獵物,食物包括鳥、猴、豬、牛、羊、鹿等;圈養狀態生殖期為3~8月,懷孕期約86~93天,一胎可生1~5仔,通常為2仔,出生時體重約140~170公克,12天睜眼,10.5週可吃固體食物,哺乳期可長達5個月,6個月達成體體型,約26個月性成熟,圈養下壽命可達19年6個月,全世界數量皆少,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危物種。在台灣,幾已滅絕,屬於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列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食肉目(Order Carnivora)貓科(Family Felidae)
    
瀏覽人次:233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樹」之別稱。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互生,橢圓形,三出脈,葉背脈腋具腺窩。聚繖花序圓錐狀排列,四、五月時開綠白色花,香氣濃郁。十一月間核果狀漿果成熟,暗紫色。栳有香氣能避蟲害,其木常被用來製造書櫥、衣櫥、標本櫥等;其葉和枝條可提煉腦,以用做驅蟲劑、香料等。產於臺灣及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各省和日本、琉球、印度及馬來西亞一帶。
葉槭     
瀏覽人次:223 收藏人次:0
台灣特有種。雖與青楓為同一科,但卻是唯一不在冬天落葉的常綠大喬木。產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區。又名飛蛾子樹、飛蛾槭。葉與科植物之葉非常相似,故名,但葉對生,果為翅果,可明顯區別出來。
    
瀏覽人次:223 收藏人次:0
喬木。葉光滑無毛,硬革質,上面光亮,長橢圓至長橢圓披針形,長8-11 cm,寬2.5-4 cm,漸尖至尾狀漸尖,幾全緣;葉柄長5-10 cm。花序長達15 cm,具鏽色柔毛;萼片3,毛緣;花瓣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