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找尋、探索、設法得到。如:「尋」、「探」、「實事是」、「緣木魚」。《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劍若此,不亦惑乎!」
2.懇託、乞助。如:「助」、「懇」、「乞」、「祈」、「請」。《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又有疾者,詣佗療。」
3.要。如:「苛」、「全責備」。《論語.微子》:「無備於一人。」《論語.衛靈公》:「君子諸己,小人諸人。」
4.貪圖。《論語.子罕》:「不忮不,何用不臧!」唐.徐夤〈潤屋〉詩:「潤屋豐家莫妄,眼看多是與身讎。」
5.招引。《易經.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間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禍也。」
姓。如漢代有仲。
馬斯洛需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前言需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美國猶太裔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是研究組織激勵(motivation)時應用最廣泛的理論。二、理論內容個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個體,個人的絕大多數慾望和衝動是相互關聯的。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要,這些需要不僅僅是生理的,還有心理的,他們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文化不能扼殺它們,只能抑制它們。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
緣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到樹上去找魚。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若所欲,猶緣木而魚也。」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魚,升山採珠。」《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進若緣木魚。」也作「魚緣木」。
刻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人過江,劍掉水中,便於船舷刻一記號,待船停止,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後用以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宋.陸游〈謝梁右相啟〉:「刻舟劍,固匪通材。」《紅樓夢》第一二○回:「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劍,膠柱鼓瑟了。」也作「劍刻舟」。
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過來要自己。《孟子.離婁上》:「行有不得者,皆反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甚解。」後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不甚解。」
不忮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忮,嫉妒。不忮不指不嫉妒,不貪得。語出《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何用不臧?」後來多用來形容淡泊無,不做非分之事的處世態度。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者,明達之用心。」
予取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我這裡取用索。語出《左傳.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不女疵瑕也。」後引申為任意取,需索無度。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賦〉:「甘言者不可不畏,澡行者予取予。」
實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做事切實,力真確。《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是。」
2.按照實際情況,確實辦事。《官場現形記》第七回:「老弟肚裡實在博學,但上頭的意思是要實事是。你的文章固然很好,然而空話太多。」
吹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裡面的小毛病。語本《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後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有司吹毛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