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540 收藏人次:0
小豆。《說文解字.艸》:「,小尗也。」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十上.釋草》:「小豆,也。」
厚重。《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巴寡婦清傳》:「文采千匹,布皮革千石。」唐.顏師古.注:「麤厚之布也,其價賤,故與皮革同其量耳,非白疊也。者,厚重之貌。」
    
瀏覽人次:133 收藏人次:0
一種粗厚的布。《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巴寡婦清》:「布皮革千石,桼千大斗,糱麴鹽豉千合。」唐.顏師古.注:「粗厚之布也。」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48689 收藏人次:1275107
#《論語.衛靈公》1>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射義》、《孟子.離婁上》、《孟子.公孫丑上》。〔參考資料〕 ■《禮記.射義》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孟子.公孫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離婁上》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扑鬘配命,自求多福。』」
    
瀏覽人次:45926 收藏人次:1037733
於是。《書經.無逸》:「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文選.張衡.思玄賦》:「將賦而不暇兮,爰整駕而亟行。」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37459 收藏人次:1467218
02.《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遂杜絕交游,不候問之禮。」 參考詞語︰殷殷不倦注音︰|ㄣ |ㄣ ㄅㄨˋ ㄐㄩㄢˋ漢語拼音︰yīn yīn bù juàn釋義︰對事情殷切關注,不知疲倦。見「孜孜不倦」條。
01.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復沈太史書〉:「因執事眷念時務,殷殷不倦,略抒鄙懷,以相質證,未識以為然否?」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33575 收藏人次:2063043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1>乎﹖形固可使如槁木2>,而心固3>可使如死灰4>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注解〕
(1) 居:猶「故」。何居乎,猶「何故乎」。
(2) 槁木:乾枯的木頭。槁,音ㄍㄠˇ。
(3) 固:堅定。
(4) 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頹喪或枯寂。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32839 收藏人次:1829969
1、「同仇」:《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1>。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2>。 〔注解〕
(1) 同袍:戰袍共同穿用。表示與民同欲。
(2) 同仇:一起征伐仇敵。表示與民同怨。 2、「敵愾」:《左傳.文公四年》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30740 收藏人次:2786804
03.元.倪瓚《清閟閣全集.卷五.王彝齋》:「彝齋有道先生見貽佳製絕歎,敦厚優柔,得唐人句法、宋諸老性情也。張高尚命即次韻,奉和書紙尾,所謂以狗尾續貂,多見其不知量也。恕之幸甚!」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25054 收藏人次:2365453
02.明.宋登春〈子愿書〉:「物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所以為難也。魚目混珠,非海客不能識之;燕石似玉,非良工不能辨之。」
斬釘截鐵     
瀏覽人次:23952 收藏人次:1379087
02.《朱子全書.卷二○.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章》:「孟子大綱都剖析得分明;如說義利等處,如宋牼處。見得事只有個是非,不通去說利害。看來惟是孟子說得斬釘截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