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董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時晉國史官,生卒年不詳。晉靈公無道,正卿趙盾屢次勸諫,靈公不聽,反欲殺之,趙盾於是逃亡國外。其後族人趙穿弒靈公,盾還晉國,而不討穿。董狐乃書曰:「趙盾弒其君。」孔子因稱:「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曹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漢楚人,生卒年不詳。有辯才,季布得其揄揚而名重天下。
前勞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皆為秦國所滅。 (3) 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 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5) 踐:用腳踩踏;通過。 (6) 梁:指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於今,未嘗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罷,陰必亡,則前功必棄矣。……」
坐井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注解〕 (1) 老子:李耳,字伯陽,諡曰聃。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有《道德經》五千餘言。 (2) 小:輕視
孟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恭武,因避孫皓諱,改名仁。生卒年不詳。三國吳江夏人。少時讀書不懈,後官至司空。事親至孝,有孟宗哭筍的傳說。
楊文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文照生平:字得天,號劍潭,別號芋庵。貴州貴陽人。家貧。少孤。由母撫育成人。在貴山書院讀書時以《遊仙詩》冠其同輩,為賀長齡所賞識。刻苦自勵,有「城南才子」之稱。道光二十四年中舉。咸豐六年選授麻哈風學正,因戰亂未就。其後曾充幕僚。七應禮部試均未得中。同治四年前後官內閣中書。六年,改官廣西通判。卒年不詳,約在同治八年之後。其詩多為對社會動盪不安與個人不得志之感慨。觀點:其詩多為對社會動盪不安與個人不得志之感慨。著作:著有《楊劍潭先生遺詩》評論:刻苦自勵,有「城南才子」之稱。
薄紹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敬叔,南朝宋丹陽人(今安徽當涂東),生卒年不詳。官至給事中,書法初學王羲之,風骨秀異,行草倜儻。當時名過羊欣之上,與羊欣並稱為「羊薄」。
密勒日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全名密勒日巴脫巴噶。西藏拉堆貢塘地方人。西藏佛教噶舉派的大修行者。瑪爾巴的弟子。注重苦修、收徒傳法,一生未曾娶妻,亦未出家。其感人的事跡,為後人寫成傳記,繪成壁畫,編為戲劇,影響很大。有《密勒日巴歌集》行世。
鮑令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南朝宋女文學家。生卒年不詳,約西元四六四年前後在世。東海(今江蘇漣水)人,鮑照之妹。有才思,工詩。鍾嶸《詩品》評其詩為嶄絕清巧,擬古尤勝。
陸九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字子美。撫州金溪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公元一一七六年前後在世]。學問淵粹。隱居梭山講學,因號梭山居士。 簡介其學以切於日用為要旨,日之言行,夜必記之。舉遺逸,不應。 著作梭山文集 、梭山日記及家製、 州郡圖 ,《 宋史本傳 》行於世。資料來源:網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