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臺意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發怒。元.戴善甫《風光好》第一折:「太守見我退後來,早臺意怒。學士見我向前去,早惡心煩。」
馬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蘇州彈詞唱腔流派。為清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其腔調質樸、爽利,韻味深長,可大段敘事,一氣呵成,而疊句式的唱腔亦為其特色之一。對後來彈詞唱腔的發展影響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從其衍變而成。
馬厝卡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蘭的民族舞曲。蕭邦利用民族性的調式創作而成,為三拍子的中速舞曲,通常重音在第三拍。後來俄國的柴可夫斯基也用這種技巧創作。
套頭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應酬的習慣語。《野叟曝言》第二回:「隨後來一個雄壯和尚,笑容可掬的,向素臣行禮,一眼看著奚囊,寒溫了好些套頭話。」也稱為「套話」。
馬賽進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西元一七九二年由魯傑.德.利勒(Rouget de Lisle)所作。原名為〈萊因河軍隊的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是法國革命時,馬賽地方軍士出發時所唱。由於歌曲激昂,鼓舞人心士氣,被廣為傳唱,多次被訂為法國國歌。一八七九年被定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國歌。一九五八年通過的共和憲法,明訂為法國共和國國歌。
巴貝基分析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一種計算機儀器。十九世紀初由英國數學家巴貝基(Charles Babbage)發明。原構想機器具有輸入、記憶、運算、控制和輸出五個單元,可惜因當時的製造水準無法符合而告失敗,但對後來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有重大貢獻。也作「巴貝基分析機」。
大疏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的缺失。《朱子語類.卷一三一.中興至今日人物上》:「後來會之做出大疏脫,則康侯已謝世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