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學長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求上進,沒出息。如:「年少不學長俊,以致老來一事無成。」《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不想張權問罪在牢,其中真假未知。他又不學長俊,問罪兼全,後來豈不誤了女兒終身?」
|
唐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帝王所戴的一種便帽。後來演變為一般讀書人所戴的帽子。《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正在鬥熱之際,忽見牆缺處有一美少年,紫衣唐巾,舒頭觀看,連聲喝采。」
|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
負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商時的伊尹原來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為一庖人。他背負鼎俎,以滋味遊說湯,湯因而任以為相。後來伊尹助湯滅了夏桀。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
丹徒布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人諸葛長民,具有武功,歷任顯要的官。後來被劉裕疑忌,要殺他,諸葛長民感嘆的說:「貧賤時候想要富貴,富貴時候必有危機。現在想變為平民,卻不能了。」見《晉書.卷八五.諸葛長民傳》。後比喻識破官場詭危而欲恢復平民身分的人。宋.陸游〈夜從父老飲酒村店作〉詩:「丹徒布衣有籌略,漁陽突騎莫枝梧。」
|
封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誥命封賜爵號。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三齣:「(見介外)老拜名邦無甚德。(老旦)妾沾封誥有何功。」《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到後來,做任教官,也替父母請一道封誥。」
|
大山小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朝梁時,何點、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隱居,前者號為「大山」,後者號為「小山」。明周肅王之後,睦㮮、安𣵿俱有學行,人稱睦㮮為「大山」,安𣵿為「小山」。故後來也用以稱呼同時享盛名的兄弟倆。
|
敗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密的事被發現、揭露。《董西廂》卷八:「後來暗約,向羅幃鎮歡悅。夜來曉去,約未近數月。不因敗漏,纔時許我為姻眷。」也作「敗露」。
|
百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朝一種風俗。以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絲繩裝飾門戶,可以避邪;後來便戴在小兒的頭頸或繫在臂上,以避不祥。見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一.百索》。也稱為「避兵繒」、「長命縷」。
|
沒下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廢帝完顏亮末年時自製的短鞭,因其鞭只有原來的鞭的一半長,故稱為「沒下梢」。後來完顏亮被部下所殺。後比喻人沒有好下場或事情沒有好結果。典出宋.郭彖《睽車志》卷四。也作「沒收煞」、「沒散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