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擐甲執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上鎧甲,手執武器。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元史.卷一一九.木華黎傳》:「我為國家助成大業,擐甲執銳,垂四十年,東征西討,無復遺恨,第恨汴京未下耳!」《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母嘗從之南征,每臨巨敵,輒擐甲執銳,為子接應。」也作「擐甲戈」。
擊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毀壞。如:「我軍發強大火力,澈底擊毀敵方堡壘。」
堂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宰相處分公事的手諭文書。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故事一》:「堂中書指事謂之『堂帖子』。曾見唐人堂帖,宰相簽押,格如今之『堂剳子』也。」也稱為「堂帖子」。
捧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宋時侍衛皇宮的軍隊。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捧日天武四廂》:「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廂。略同唐制各置都指使、都虞候,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
投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押送人犯。《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便尋鬧拳,打落了鄉人兩齒,被地分投解徐州。」《水滸傳》第一三回:「畢竟雷橫拿住那漢投解甚處來?」
鼓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鼓用的棒子。[例]鼓號樂隊整齊劃一的動鼓錘,奏出雄壯、和諧的音樂。 △鼓捶、鼓槌、鼓鎚
支手舞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手畫腳。《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王俊有了酒意,做出財主的樣式,支手舞腳的發。」《醒世姻緣傳》第九回:「連那些狼虎家人,妖精僕婦,也都沒個敢上前支手舞腳的。」
鳴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作聲。唐.李白〈行行遊且獵篇〉詩:「金鞭拂雪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宋.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詞:「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裡繡旗紅,淡煙衰草有無中。」
沒三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慮不周詳。宋.王明清《麈後錄》卷六:「小鬼頭沒三思至此,何必窮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他害的有些抹媚,我遭著沒三思,一納頭安排著憔悴死。」也作「不三思」。
臺灣省政府警政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省政府所屬的機構,受內政部警政署指監督,掌理全省警察行政的計畫、民眾的組織、外僑的保護、戒嚴法令的施行、刑事及違警案件的偵訊與處理等事務。前身為警務處,但已於民國八十六年改為警政廳。又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後,臺灣省政府警政廳已併入內政部警政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