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9913 ms
共 1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木直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旅行2年級生》以下作品目前只有在日本發行,台灣尚未有中文譯本:《一個人漂泊的日子2》《馬拉松一年生》《一個人住第九年》《我的30分媽媽2》《一個人吃便當》參考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6%9C%A8%E7%9B%B4%E5%AD%90責任編輯:王上嘉
|
岷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在四川省境,源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西北岷山,南流經成都市、眉山市、樂山市,至宜賓市注入長江。
|
回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握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
不暇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接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記載漢至東晉間的軼事瑣語。其中有一篇描述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對浙江會稽山一帶優美風景的讚美。王氏說:「從北邊的山陰縣出發,一路上群山層疊,雲霧繚繞,松柏挺立,潭湖清澈,又有瀑布傾瀉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讓人無法一一觀賞。」後來「應接不暇」就被用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亦用於比喻事情繁忙,難以應付。
|
壯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氣橫秋」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1>文〉(據《文選.卷四三.書下》引)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雲壑。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2>,拉許由3>。傲百氏,薎4>王侯。風情張日5>,霜氣橫秋6>。或歎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遊。談空空於釋部,覈玄玄於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注解〕
(1) 移:一種類似文告的文體,用來表彰移風易俗的想法。
(2) 巢父:相傳為唐堯時的高士,山居而不營世利,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稱為「巢父」。
(3)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
|
琴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聲、琴音。唐.許渾〈重遊飛泉觀題故梁道士宿龍池〉詩:「松葉正秋琴韻響,菱花初曉鏡光寒。」《三國演義》第三五回:「琴韻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調,必有英雄竊聽。」
|
雷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誅殺或征伐猛烈如雷電襲擊。《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張嶷傳》「輒有籌畫戰克之功」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若終不從,大兵致誅,雷擊電下,雖追悔之,亦無益也。」
|
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賄或受賄。《明史.卷二○二.胡松傳》:「伊王欲拓其洛陽府第,計直十萬金,以十二賕嚴嵩,期必得。」
|
臥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倒軍旗,停敲戰鼓。指軍隊肅靜,不暴露行蹤。《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南朝宋.裴松之.注:「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也作「偃旗息鼓」。
|
隨世沉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沒有立場,順從世俗的觀點。《三國志.卷三九.蜀書.劉巴傳》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令子初隨世沉浮,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也作「隨俗浮沉」、「隨俗沉浮」。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