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521 ms
共 1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面對證。元.李行道《灰闌記》第四折:「你只想馬大渾家做永遠妻。送的我有去無歸,既不唦你兩個趕到中途有何意,喒與你對嘴,對嘴。」也作「對口詞」。
|
通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明方以智撰,五十二卷。辨證詞語訓詁,取材於先秦諸子、史籍、方志、小說,考證古音古義,論及方言俗語。分門別類,加以訓釋。引文都注明出於何書,體例嚴謹,可供研究古漢語,探討詞源的參考。
|
報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答恩德。《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三國演義》第八回:「卓曰:『如此見惠,何以報德?』」
|
風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景色、風光。南朝梁.何遜〈暮秋答朱記室〉詩:「寒潭見底清,風色極天淨。」
5.風聲、消息。《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楊知縣聽得這風色慌了,躲在艙裡說道:『奶奶,如何是好?』」
|
怒目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眼瞪視,咬牙切齒。形容憤怒、痛恨到了極點。宋.朱熹〈答折子民〉:「每讀邸報,觀其怒目切齒之態,未知將以此身作如何處置。」也作「怒目咬牙」。
|
鐵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刻印刀的別稱。元.艾性《剩語.卷上.與圖書工羅翁詩》:「翁持鐵筆不得用,小試印材蒸栗色。」清.姜紹書《韻石齋筆談.卷上.國朝印章》:「殆我明風雅之士,博綜篆籀,鳥跡蝸涎,游泳上古,鐵筆之妙,莫過於文三橋(彭),何雪漁(震)。」
|
品高德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德崇高美善。《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些須小事,何必掛懷,今聽先生辭官一節,更足仰品高德重。」
|
偏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受外力作用而改變方向或位置。如:「車頭偏轉,要如何才能恢復正常?」
|
對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起用餐。《東觀漢記.卷一四.鮑永傳》:「今聖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即開城降,永說下懷。上大喜,與永對食。」
|
封侯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功於邊遠之地而得封官。宋.黃庭堅〈鼓笛慢.早秋明月〉詞:「看朱顏綠鬢,封侯萬里,寫凌煙像。」宋.陸游〈累日文符沓至悵然有感〉詩:「封侯萬里獨心在,餬口四方何事無。」也作「萬里封侯」、「萬里侯」。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