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顛倒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歪曲事實,混淆黑白。唐.韓愈〈施先生墓銘〉:「箋注紛羅,顛倒是非,聞先生講論,如客得歸。」《東周列國志》第八六回:「汝在寡人左右,寡人以耳目寄汝,乃私受賄賂,顛倒是非,以欺寡人。」也作「顛倒黑白」、「是非顛倒」。
|
破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情或言語露出毛病或漏洞。《朱子語類.卷一○四.自論為學工夫》:「讀來讀去,一日復一日,覺得聖賢言語漸漸有味。卻回頭看釋氏之說,漸漸破綻,罅漏百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早共晚夫人見些破綻,你我何安?」也作「破賺」。
|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路不拾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路不拾遺」原作「道不拾遺」。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喜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後公叔痤死,魏王不用,於是逃亡至秦國,得到秦孝公賞識,用為秦國宰相。商鞅治理秦國,實行變法,施行法令極其澈底,一切公正無私。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
波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情如波浪般變化曲折。如:「經歷的波折愈多,成功的果實愈覺甘美。」
|
背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對事物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如:「歷史背景」、「時代背景」。
|
貝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的動物,幾乎所有的雙殼貝殼軟體動物都生活在水中,與腹足綱軟體動物不同的是,雙殼類貝類軟體動物肌肉結實,能緊緊地地閉住貝殼,保護自己。許多種雙殼貝類軟體動物的成體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太移動,利用將生殖細胞排到水中進行繁殖。貝類動物利用鰓呼吸,並利用鰓從周圍的水中過濾食物。(註1) 收集貝殼專家們通常會先將活的貝殼給煮熟,再將裡面的貝殼肉用鑷子或牙籤剃除,留下空殼,加以消毒、整理,才算完成。(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貝殼英文關鍵字: shell 參考書目註1:動物奇觀,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
|
棄暗投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人生道路的抉擇上認清是非,走向光明正道。《三國演義》第六五回:「公何不棄暗投明,以圖上報父仇,下立功名乎?」《封神演義》第五六回:「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實是棄暗投明,從順棄逆,天下無不忻悅。」也作「背暗投明」。
|
過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往來、過路。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三折:「如今有個過往的客官,教我將著這套衣服金釵與你。」
|
儉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起居儉省樸實。如:「他雖然賺得錢多,但沒什麼物欲,過著儉樸的生活。」
|
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石。《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充耳琇實。」漢.毛亨.傳:「琇,美石也。」唐.蕭穎士〈江有楓篇〉一○章之七:「彼鄭之子,如琇如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