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都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總共。宋.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詞:「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五代都來十二,世宗英特更仁明。」
2.算來。宋.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詞:「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宋.葉清臣〈賀聖朝.滿斟綠醑留住〉詞:「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
鄙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語、諺語。《戰國策.楚策四》:「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史記.卷七六.平原虞卿傳.太史公曰》:「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也稱為「鄙諺」。
天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家以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倫五常為不變的法則,稱為「天常」。《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德明,以亂天常。」《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董祀妻》:「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
撥煩理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事井然,能化煩難為簡易。《晉書.卷五六.列傳.孫楚》:「舉獨行子可惇風厲俗者,又舉亮拔秀異之才,可以撥煩理難,矯世抗言者,無繫世族,必先逸賤。」
負鼎之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傳國之寶器。「負鼎之願」比喻擔負輔佐王大任的願望。《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及定節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焉。」
吐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閃耀光芒。三國魏.嵇康〈雜詩〉:「肅肅宵征,造我友廬。光燈吐輝,華幔長舒。」晉.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一三:「朗璞蒙垢,不能吐輝。是以明哲之時有蔽壅之累。」
波波漉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波勞碌。元.董瑞〈哨遍.十載驅馳套〉:「遠遊世間,波波漉漉,穰穰勞勞。」也作「波波碌碌」。
大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王乘坐的車子。《禮記.樂記》:「所謂大輅者,天子之車也。」漢.班固〈東都賦〉:「乃動大輅,遵皇衢省。」
洞察其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透對方的陰謀詭計。《鏡花緣》第一二回:「倘明哲子,洞察其奸,於家中婦女不時正言規勸,以三姑六婆視為寇仇,諸事預為防範,毋許入門,他又何所施其伎倆?」也作「洞燭其奸」。
大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重用。《三國志.卷三九.蜀書.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其察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