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末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朝代衰亡的時期。南朝宋.謝靈運〈七里瀨〉詩:「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也作「末世」。
登大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寶,指皇帝寶位。登大寶指登上皇帝寶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後來靖了內難,乃登大寶,酬他一個三品京職。」
死中求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陷於死境而極力掙扎以求生路。宋.王質〈上皇帝書〉:「今日刃侵于胸,火逼於膚,死中求活,法當尋出奇之計。」也作「死裡求生」、「死中求生」。
酒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酒器。多為竹製或金屬製,下端為量斗,邊沿連著一根竹篾做柄。多用於買賣少量酒時。《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酒保見說,便將酒缸、酒提、匙、箸、盞、楪,放在面前,盡是銀器。」
尊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崇帝、后或其先皇及宗廟等的敬稱。《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五月,皇太后加尊號曰聖母神皇。」
生死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殺予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生殺予奪」分別指生存、殺害、給予、奪取。根據《周禮.春官.內史》記載,周朝內史掌管:爵、祿、廢、置、殺、生、予、奪等八柄,後來「生殺予奪」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出現「生殺予奪」的書證如宋.蘇洵〈上皇帝書〉:「其一境之內,所以生殺予奪,富貴貧賤者,皆自我制之,此固有以臣妾之也。」
清高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711~1799)清世宗第四子,建元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乾隆在位期間,整頓吏治,釐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獎勵墾荒,興修水利,為清朝帶來繁榮昌盛之勢。主持纂修《四庫全書》。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享年八十八歲,葬於河北裕陵。
門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往從事的舊行業。《水滸後傳》第三八回:「這賤人,沐了太上皇帝恩波,不思量收拾門頭,還在這裡追歡買笑。」
李隆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85~762)唐代的中興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也稱為「唐明皇」。英武有才略,開元時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稱為「開元之治」。天寶後,寵愛楊貴妃,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導致安祿山之亂,避難奔蜀,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愛歌舞音樂,曾於梨園教歌舞,所以後世尊其為伶人之祖師爺。死後廟號玄宗。
堧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外的牆。《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宋.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原甫致齋集禧〉詩:「綠渠繚繞堧垣水,廣沼清泠漲殿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