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3.2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瀝肝呈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食不累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時不用兩種菜餚。形容生活儉樸。晉.苻洪〈諫殺朱軌〉:「臣聞聖王之御天下也,土階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也作「食不二味」。
披肝掛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竭誠相待,忠貞不二。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六齣:「眾將官,當職蒙皇上之恩寵,領兵家之大權,在我者披肝掛膽,在爾者并力同心。」也作「披瀝肝膽」。
瀝膽隳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赤心忠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忠誠不二。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二一齣:「主人,你秉赤心赤心忠膽,殺金酋金酋百萬。」也作「忠心赤膽」。
異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同的色彩。《管子.宙合》:「鄉有俗,國有法,食飲不同味,衣服異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杜篤傳》:「躬履節檢,側身行仁,食不二味,衣無異采。」也作「異彩」。
韓康賣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韓康借賣藥隱名,卻因價格不二,反為人知,遂隱居霸陵山中。典出《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韓康傳》。後比喻醫者隱居。元.張雨〈梧葉兒.移家去〉曲:「劉商觀弈罷,韓康賣藥還。」
市無二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買賣價錢公道,同一貨品的售價不因人而異。形容社會風氣善良,不相欺詐。《晉書.卷五四.陸雲傳》:「雲到官肅然,下不能欺,市無二價。」《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子胥治國五年,日月重明,市無二價,貓鼠同穴,米麥論分,牢獄無囚。」也作「市不二價」。
言無二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格說一不二,不可討價還價。《鏡花緣》第一一回:「況敝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別的東西,有個要價還價;這個紙是言無二價的,五分銀子一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