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禁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擺布。宋.趙溍〈臨江仙.隄曲朱牆近遠〉詞:「笑歌香霧霏霏,閒情不受酒禁持。」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九齣:「不因你,我也喪溝渠,肯受他人禁持。」
外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凡不屬於某事物範圍內的,即外界、外方。相對於內部而言。《紅樓夢》第二一回:「襲人和麝月在外間聽了,抿嘴而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我已是久厭風塵,看著這等事,絕不因之動心;只是外間的飛短流長,未免令人聞而生厭罷了。」
軍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所需的物資、軍械等。[例]駐紮邊境的士兵不因軍需匱乏、環境惡劣而動搖保衛家國的意志。
脂膏不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天下擾亂,唯有河西安定,姑臧縣富裕繁盛。主其事者不盈數月輒至豐積。然孔奮在位四年,不因亂世而趁機掠財,反清廉自守,因此財產無所增而反被譏笑。見《後漢書.卷三一.孔奮傳》。後比喻人在可以致富的時候,廉節不取,不趁機取財。
義不取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因取悅於人而違反正義。《史記.卷九七.陸賈傳》:「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家於長安。行不苟合,義不取容。」
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國。《文選.禰衡.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累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多年。《孔子家語.卷五.入官》:「篤之以累年之業,不因其力,則民引而不從。」《儒林外史》第九回:「累年在店不守本分,嫖賭穿喫,侵用成本七百餘兩。」
言論免責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為言論可免受責備、處罰的權利。我國憲法上規定,中央民代在開會時所為的言論及表決,對會外可不負責任。即不因會內的言論與表決,而負民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受刑事上的處罰或受公務員懲戒責任。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等享有此權。
高架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高架支撐,突出地面的橋。可跨越山谷、河川或其他道路,使交通運輸系統不因地形障礙而中斷。[例]這座高架橋可以連接市區的主要幹線,避開了擁擠的平面道路。
近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接近。《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出》:「貧女那賤人,……自家不因災禍,誰肯近傍你每。」《董西廂》卷二:「亂軍雖然眾,望見僧人忽地開。有若山中羊逢虎,恰如獸逢豺。弓弩如何近傍,鐵棒渾如遮箭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