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酒囊飯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囊飯袋」原作「飯坑酒囊」。東漢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提到,孔子在病中,仍要弟子拿書給他看,如此好學不倦,至死不休,真不愧是百世之聖。人之所以與其他生物不同,稱為萬物之靈,主要就是因為人類有知識,有文化。如果每天只知吃飯喝酒,「腹為飯坑,腸為酒囊」,那麼,和不知禮的野獸有什麼不同呢?後來「酒囊飯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譏稱只會吃喝,而不會辦事的人。
力爭上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翼(西元1727∼1814),字耘松,號甌北,清江蘇陽湖人。與袁枚、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他詩作四千八百多首,以五言古詩最有特色。其詩或嘲諷理學、議論時事,或闡述一些生活哲理,頗有新穎思想。最主要的是體現他所主張的「性靈」說,即抒寫性靈,展現生活中真實的感受。不擬古,不拘格式,寫出率真自然的生活體會。在趙翼的〈閒居讀書作〉詩六首之五中,他敘述說:人的臉雖然只有一尺大,但卻沒有二個人是完全相像的。人心也像人面一樣,上天巧妙獨造,各自不同。一起看同本書,各自領會不同;一起作同個題目的文章,寫出的內容也是各不相同。這就是因為每個人先天條件的不同,所生出的巧妙。最後一句:「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揚雄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揚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論語》著《法言》,雖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見,可說是繼承了《周易》、《論語》的傳統,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揚雄著有《方言》一書,是最早的方言研究專書,開啟日後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又仿〈惜誦〉以下至〈懷沙〉...
序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某些多幕劇在第一幕前的一場戲。用以介紹劇中人物的歷史和劇情發生的遠因,或預示全劇的主題。後泛指某些敘事性文學作品,在矛盾衝突尚未充分展開前,對人物的背景、時代、環境,及主要人物間的關係所作的交代或提示。
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仿效。3. 覺知性:教學的覺知性是指教學成果能為師生雙方所共同覺知。 教學的影響因素教學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目標、教學者、進度、評鑑、學生、環境、方法等因素,這八個因素之間有相互的關連性(林生傳,民77;Kemp,1977)。從教學系統設計觀點來看,這些教學影響因素,主要是回應有關學生、目標、方法和評鑑等問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學英文關鍵字:Teaching 參考資料註1. 沈翠蓮著(民90,初版)。教學原理與設計 (頁3~11)。臺北市:五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所以也難怪貓為了得到牛磺酸,會經常捕捉老鼠。當四周光線微弱,貓會用感覺毛來改善行動力與感知能力,主要分布於鼻子兩側、下巴、雙眼上方、兩頰也有數根。感覺毛可感受非常微弱的空氣波動,故視野不清時也能辨識阻礙位置。鬍鬚尖端與雙耳連成一線,恰是身體能通過障礙的最小範圍,故可在黑夜中快速判斷地形能否通過。貓有第三眼瞼,當貓眼瞼張開時,扎眼時第三眼瞼會從旁稍微遮蓋眼睛。若貓病了,或是睡眠,笑著,此眼皮會縮回一部分。若貓長時間嶄露第三眼瞼,表示它的健康有問題。2.聽覺貓每隻耳各有32條獨立的肌肉控制耳殼轉動,因此雙耳可單獨朝向不同...
弊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產生弊病的原因。[例]這件工程的弊端,主要是官員的徇私貪汙所致。
雕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鑿刻畫。如:「雕刻神像」。也作「彫刻」。
論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 (書)|大學》、《論語》、《孟子 (四書)|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論語》是西漢末年張禹 (西漢)|張禹以《魯論》為主,結合《齊論》編成,共20篇,約1萬2千字。魏崧《壹是紀始》作“論語一萬二千七百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本位」、「校本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