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4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由管樂伴奏的樂曲技藝,後成為民間的藝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唱叫小唱,謂執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唱,與四十大曲舞旋為一體,今日市中絕無。」
牌子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是將若干民歌小調與曲藝曲牌串連演唱構成,一般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北方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南方則以琵琶、揚琴、二胡為主。
山東琴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於山東菏澤地區的一種曲藝。以唱為主,說為輔,唱詞以七字句為主,由一至五、六人演唱。常用曲調為鳳陽歌、垛子板,伴奏樂器有揚琴、箏、軟弓胡琴、三弦等,流行於山東與華北、東北等地。傳統曲目有〈拳打鎮關西〉、〈梁祝下山〉等。
天魔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本為唐代音樂,至元順帝時,以十六名宮女,盛飾珠纓,扮成菩薩相,以佛曲伴奏,讚佛而舞。有時也用於宴享,以娛賓客。《元史.卷四三.順帝本紀六》:「時帝怠於政事,荒於游宴,以宮女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為十六天魔。」
京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弦樂器,張二弦。竹製琴筒,音色高亢,主要用於京劇伴奏,故得名。早期有「胡琴」、「二鼓子」之稱。京胡從徽戲中的徽胡發展而來。
淨琉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十六世紀前半、金平、播磨、加賀、說經節等古淨琉璃盛行於江戶、京坂。元錄時竹本義太夫取各音曲之長處與近松門左衛門聯合,完成以木偶伴演的人形淨琉璃。近世則以三味線為伴奏
拉魂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劇的唱腔。二百年前由流行於江蘇北部海州一帶的太平歌、獵戶腔發展而成。因女腔多在句末尾音用假聲作七度向高音翻轉,而有拉後腔、拉呼腔之稱,後再訛傳為拉魂腔。曲調婉轉動聽,唱腔為板腔體。主要伴奏樂器為板弦、二胡、大胡、笛子、哨吶和打擊樂器等。其後流傳各地演變為泗州戲、淮海戲、柳琴戲。此三劇的傳統劇目和主要唱腔都相同,演唱方式也相似。
鐵板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曲藝。流行於山東,表演時不用鑼鼓,無需道具,演唱者以二片月牙形鐵板發聲伴奏,唱詞鏗鏘有力,一氣呵成。內容大都述說武松的故事。如:「今年的新年晚會,鐵板快書,深受觀眾喜愛。」
滬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上海、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戲劇。前身為上海灘黃,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為「滬劇」。唱腔豐富,曲調優美。伴奏樂器以琵琶、揚琴、南胡、笛、笙等為主。也稱為「申曲」。
杭州評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杭州、餘杭等地的說唱藝術。由南詞演變而來,盛行於清末民初。表演時以胡琴伴奏,說唱內容通常為才子佳人的故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