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7.20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伴唱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時用來伴奏的音樂錄影帶。通常只有旋律而無歌聲,並以影像結合歌曲,播放時歌詞配合著旋律的進行而顯示,使唱者可在螢幕上,看著提示的歌詞來演唱。
八角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是滿族的民間樂器,明末傳入北京。為單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邊各開一長形孔,用銅軸串上兩個小銅鈸,另一邊木框上常繫有兩根長穗。演奏時,左手執鼓,鼓面豎立,右手敲擊鼓面。早期用於滿族八角鼓戲,現為單弦主要伴奏樂器。
杭州灘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浙江、杭州、餘杭等地的彈唱藝術。由五、七或九人分別扮演生、旦、淨、丑等角色,以胡琴、琵琶、簫、笛、鼓板伴奏。唱詞多屬七字句,曲牌有滿江紅、風入松等。
京韻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河北、東北、華東地區的一種曲藝。以木板大鼓結合清音子弟書,並吸收平劇、梆子及其他說唱藝術等發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長篇,後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說。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擊鼓、板,以三弦、四胡、琵琶等為伴奏樂器。因自清代起流行於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稱為「京津大鼓」。
板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弦樂器。形似二胡,琴筒由木或椰子殼製成,上蒙薄桐木板而得名,琴桿多用質地堅硬的木料製成,弓桿較粗,音色高亢明亮。為多種梆子腔戲曲及其他北方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今有分為高音板胡及中音板胡,可作為獨奏或樂隊合奏使用。也稱為「梆胡」、「秦胡」。
中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拉弦樂器。1940年代國樂交響化時的產物,在二胡的基礎上創製而成。琴筒比二胡大,琴桿比二胡長,構造與二胡相同,音色渾厚,定音比二胡低五度。多用於合奏、伴奏,有時也用於獨奏。
竹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由兩塊竹板組成,上端用繩繫住,下端可隨拍甩動。常和碎子並用,為快板書、山東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錢板等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稱為「竹板兒」、「快板」。
錦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福建南部民謠發展而來的曲藝,一般為四人演唱,初以月琴、三弦、洞簫等伴奏,後以琵琶代替月琴,加上揚琴、板拍等樂器。流行於臺灣、大陸地區福建西南、東南亞華僑集中區。也稱為「什錦歌」。
平安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即耶誕節的前一天晚上。也稱為「耶誕夜」。
2.樂曲名。〈平安夜〉(德語: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是一首十分流行的傳統聖誕頌歌,原始的歌詞由約瑟夫.摩爾(Joseph Mohr)於西元一八一六年用德文寫成,一八一八年由奧地利一所小學的校長弗蘭茲.葛魯伯(Franz Gruber)譜曲。現代傳唱的版本與原始版本有些微的不同(特別是在最後部分的變化)。由於詞、曲優美廣為流傳,已被翻譯成世界各種語言,為耶誕夜必唱歌曲。
但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相和歌。即演唱時不用樂器伴奏而加幫腔,由徒歌發展而成。《晉書.卷二三.樂志下》:「但歌,四曲,出自漢世。無絃節,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