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三反:三次往返。 (7) 賫:音ㄐ|,帶著。 (8) 文車:繪有文彩的車。 (9) 服劍:劍。 (10) 不祥:不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香草。《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唐.陸龜蒙〈美人〉詩:「猶欲悟君心,朝朝蘭若。」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災。桓景如言照辦,果真平安無事,然其家之雞犬牛羊卻都暴斃而死。於是後人每到九月九日這一天就都會登高,戴茱萸,以及喝菊花酒。唐朝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裡就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宋朝的蘇軾更是在〈九日次韻王鞏〉一詩裡以錯過重陽節時令賞菊,就沒有興味可言,並進一步申述菊花漸漸枯萎,連戀花的蝶兒也要發愁了。典源又見宋.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詞。內容則是表述蘇軾被貶到黃州後對於時不我予的感慨。後來「明日黃花」就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ù zhī xiū釋義︰猶「恬不知恥」。見「恬不知恥」條。 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五.馮伯》:「特不解當時婦女何以恬不知羞,豈真叔寶全無心肝者哉?」 參考詞語︰恬不知愧注音︰ㄊ|ㄢˊ ㄅㄨˋ ㄓ ㄎㄨㄟˋ漢語拼音︰tián bù zhī kuì釋義︰愧,羞恥。「恬不知愧」即「恬不知恥」。見「恬不知恥」條。 01.清.閻爾梅〈房琯論〉:「軍法:『大將失律者斬。』琯失律,宜斬;不斬而罷,已屬非法,尚恬不知愧,賓客盈門。」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主張合縱政策,說服了齊、燕、趙、楚、韓、魏六個國家結為同盟,共同對付秦國,蘇秦因此擔任六國宰相,帶六國相印,也讓秦國因此不敢東侵。有一次蘇秦因公經過故鄉洛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了,說:「嫂嫂,你為何從前的態度那麼傲慢,現在卻又那麼謙卑呢?」嫂嫂答道:「你現在做了大官,既尊貴,又有錢啊!」蘇秦嘆了口氣說:「哎!貧窮時父母都不把你當兒子看待,富貴時親友都畏懼你,難怪人們要看重權勢利祿了!」《戰國策》原文對蘇秦嫂嫂的描述是「何前倨而後卑」,《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作「何前倨而後恭」,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前倨後恭」的成語,用來比喻待人勢...
劍及履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莊王急於為大夫申舟報仇,一直到前院,僕人才追上他並送上鞋子,追到了寢門外,才送上劍。形容人行動果決、快速,而不拖泥帶水。[例]既然已經計劃好了,就要劍及履及,趕快去做。
茅塞頓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中國現在記》第二回:「朱侍郎聽了他言,一時茅塞頓開,非常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服。如:「折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抵》:「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無折之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組玉上端的橫玉。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部》:「珩者,首橫玉,所以繫組。」《國語.晉語二》:「黃金四十鎰,白玉之珩六雙。」三國吳.韋昭.注:「珩,上飾也。珩形似磬而小。」
嫉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讚、羨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