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魚得水」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秦.李斯〈用筆法〉(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秦文.卷一.李斯》引)夫書之微妙,道合自然。篆籀以前,不可得而聞矣。自上古作大篆,頗行于世,但為古遠,人多不詳。今斯刪略繁者,取其合理,參為小篆。凡書,非但裹結流快,終藉筆力輕健。蒙將軍恬《筆經》,猶自簡略,斯更修改,望益于用矣。用筆法,先急回,後疾下,鷹望鵬逝1>,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如游魚得水,景山興雲,或卷2>或舒,乍輕乍重,善思之,此理可見矣。 〔注解〕 (1) 鷹望鵬逝:下筆有如高空盤旋的老鷹,疾飛的鵬鳥,指凌空疾下。 (2) 卷:通「捲」,指筆法收斂。(二) 《三國志.卷三五.蜀...
走筆成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有《曹子建集》。 (2) 屬文:連綴字句而成文,指寫文章。屬,音ㄓㄨˇ,綴輯、寫作。 (3) 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4) 倩:請。 (5) 將:音ㄐ|ㄤˋ,率領。 (6) 援筆立成:拿起筆來立...
濊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鮮族一支,為北貉的一部。漢時居高句麗、沃沮之南,辰韓之北,樂浪之東,東接大海,渠帥封侯。三國六朝時,與中國的關係若斷若續,此後其名不見於史冊。也作「穢貊」、「薉貊」。
陸德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56~627)名元朗,字德明,以字行。唐蘇州吳人(今江蘇吳縣)。任國子博士時,博採漢、魏、六朝音切共二百三十餘家,又兼採諸家訓詁、考證各本異同,撰《經典釋文》三十卷,為研究中國文字、音韻及經籍版本的重要參考書籍。
迥乎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所作經後人輯為《曹子建集》。〔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四一》引)此又雜於釋氏之說,更當以二程先生說此處,熟味而深求之,知吾儒之所謂道者,與釋氏迥然不同,則知「朝聞夕死」之說矣。
敻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所作經後人輯為《曹子建集》。〔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四一》引)此又雜於釋氏之說,更當以二程先生說此處,熟味而深求之,知吾儒之所謂道者,與釋氏迥然不同,則知「朝聞夕死」之說矣。
唐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470~1523)明代畫家、文學家,吳縣人,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詩詞書畫無一不精,文以六朝為宗。詩初多穠麗,中年學劉禹錫、白居易,晚年縱放,不拘成格。擅畫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劉松年,兼採元人法,並工畫人物、花鳥,筆墨秀潤峭利,景物清雋生動,工筆、寫意俱佳。與文徵明、沈周、仇英合稱「明朝四大家」,又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四人稱為「吳中四才子」。有畫譜、詩文集行世,並著有《六如居士全集》。也稱為「唐伯虎」。
十色五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光十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賦」是傳統文學體裁之一,形似散文,但內含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魏晉南北朝時,因應新興的駢偶文風而發展出「俳賦」,此體多採四六對仗的句式,講求嚴格的平仄音律,並喜用典故。江淹為當時著名作家,〈麗色賦〉即其作品之一,內容描繪一位絕色美女的容貌、姿儀。其中一段,文曰:「其始見也,若紅蓮鏡池;其少進也,如綵雲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陸離。」大意是:初見佳人,如見生長於無波如鏡之池中的紅蓮,佳人一動,則如絢爛的雲彩自崖間飄出,色彩鮮麗,燦爛奪目。短短數語,即生動呈顯了麗人的綽約風姿。後來「五光十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屋下作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京賦〉之合名,東漢張衡撰。西京為西漢京都長安,東京為東漢京都洛陽。賦,文體之一,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多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一些是抒情說理的。 (5) 四〈三都〉:〈揚都賦〉可與〈三都賦〉並列為四。〈三都〉為〈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之合名,晉左思撰。三國時蜀都為益州、吳都為建業、魏都為鄴。 (6) 都下紙為之貴:都城的紙張都漲價了。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都下,京都之下。見「都城紙貴」。 (7) 謝太傅:謝安(西元320∼385),字安石,晉陽夏人。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隱居東山,年四十餘,始出為桓州司馬。淝水之戰任征討大都督,指導策劃,克敵有功,累...
清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陸雲》引)於穆府君,遠祖彌光。功濟黎獻,澤洽八荒。披圖承禪,襲化軒唐。洪風既振,遐曜休煌。越殷1>自周2>,紹膺3>遺祉4>,亮節三恪5>,侯服6>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 〔注解〕 (1) 殷:殷商,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成湯始號為商,傳至盤庚,改號為殷,合稱為「殷商」。 (2) 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前期都鎬京,自武王傳至幽王寵褒姒亡國,十二君,歷三百五十二年,史稱「西周」。自周平王東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