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37.5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居罕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居簡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
廖輝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佳編劇。中篇小說《不歸路》獲《聯合報》中篇小說推薦獎。2006年獲得第廿九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廖輝英創作量極豐,這些年來包括小說、散文在內,作品已經有五十多部,而且,不少小說都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她的重要小說有(油麻菜仔)、(不歸路)、(落塵)、(今夜微雨)、(輾轉紅蓮)等。 觀點文學事實相等於人學,它是離不開人的。或許它粗看像在複製人生,其實它有更大也更艱鉅的任務──它其實是在替人生找出路。文學家充其量也只是左衝右突在尋找人生這樣那樣的樣貌和出口而已。我們不能和上天和解的傷口、我們無法追索的遺憾、我們失落的夢想與愛,...
NVID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 2,Quadro改良型專業級繪圖處理器。Quadro DCC-基於GeForce 3,數位內容創作。Quadro 4-基於GeForce 4,專業級繪圖處理器。Quadro FX-針對桌上型電腦和行動工作站的專業級繪圖處理器。Quadro CX-專為Adobe Creative Suite設計的加速器。Quadro NVS-專業級商用繪圖繪圖處理器,後獨立劃分為NVS系列。Quadro Plex-針對最複雜的重度繪圖和運算問題的專業級繪圖處理器。Tesla-伺服器高效能運算處理器。[編輯] 中央處理器Tegra-系...
詹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詹冰(1921年7月8日~2004年3月25日),苗栗縣卓蘭鎮的客家人,詩人。出生於日據時期,受過完整的日本教育。經歷日本戰敗,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的政權轉換,克服並戰勝由日語而中文的障礙與困難。自初中時代即開始寫詩,一輩子堅持執守「真、善、美、愛」的創作理想,而對「真、善、美、愛」的追尋,正是他一生幸福快樂的泉源。詹冰,跨越語言的一代,一位值得台灣人珍視敬重的藥學詩人。目錄1 生平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著作4 獲獎5 評價6 參考資料6.1 責任編輯 生平詹冰,本名詹益川,一九二一年出生於苗栗縣卓蘭鎮。詹冰文學啟蒙...
雲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跡無定,任意遨遊。[例]多數小說家都喜歡自由自在雲遊四海,以尋找創作的靈感。
瓶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瓶口下方細長似頸的部分,後引申在任何工作中所遭遇足以影響事物順利進行的阻礙。[例]工業瓶頸、交通瓶頸、創作瓶頸
元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元稹(西元779~831),字微之,唐河南人(今河南省洛陽縣)。八歲而孤,母鄭氏親為授讀。穆宗時拜相。 文學主張詩風平易近人,是中唐的社會寫實詩人。元稹與白居易二人合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採用新題來刻畫民間疾苦,無須考慮入樂與否,來創作詩歌,時人稱二人詩作為「元和體」或「長慶體」。元稹與白居易合稱「元白」,蘇軾評其作品為「元輕白俗」。 重要著作著詩賦、詔冊、銘誄、論議等雜文一百卷,號曰《元氏長慶集》。
王禎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愛玲特別注意王禎和的作品,還主動提出要到他的故鄉花蓮小住,王禎和原本就欣賞張愛玲,此後更專心於小說創作。他的第二篇小說『永遠不再』的靈感就來自張愛玲評論高更的一段話。大學畢業後,王禎和先回到故鄉花蓮當英文老師,兩年後轉到航空公司工作,到了1969年,他開始進入電視這個領域,後來到臺灣電視公司正式任職,在當時,在電視公司工作算是相當時髦的行業。由於出身於外文系,又在流行尖端的電視公司任職,王禎和的創作態度開放、喜歡實驗,他大量採用西方現代小說、戲劇...
構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也作「搆思」。
林世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7月6日生於台灣高雄市左營,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國光藝校兼任教師,英文漢聲出版社副主編,蘆荻社大、板橋社大繪本教師,目前專職寫作,專長兒童文學創作,1992年10月18日第一篇童話在中國時報童心版發表。  獲獎紀錄有1997年《高樓上的小捕手》獲國語日報牧笛獎童話首獎,還曾獲金鼎獎推薦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等。 著作童話《高樓上的小捕手》(1987,國語日報)《十四個窗口》(1995,民生報)《十一個小紅帽》(1998,民生報)《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