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2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拜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躬作揖。《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列傳》:「百官迎路拜揖,卓遂僭擬車服,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時人號『竿摩車』,言其服飾近天子也。」《西遊記》第一六回:「三藏躬身施禮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還了禮,又名敘坐。」
呂留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29~1683)字莊生,又名光綸,又字用晦,號晚村,晚號何求老人,清浙江石門縣(今崇德縣)人,生於明末。著作中含有種族思想,並誓不仕清。死後因牽涉曾靜文字,被毀墓戮屍,全家抄斬。
廬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廬隱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本名黃淑儀,又名黃英 ,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中國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曾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女作家在現代中國》(Writing Women in Modern China)之中,與蕭紅、蘇雪林和石評梅等人並列為18個重要的現代中國女作家之一。早年她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5月4日生於福建省閩侯縣,有三個哥哥,父親是清舉人,後任湖南長沙知縣,母親是傳統未受教育的女性。她的祖母在她出生當天過世。1903年(光緒...
金不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三七的別名。參見「三七」條。清.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類.三七》:「三七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換。」
趙元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03~1148)西夏開國君主。李繼遷孫,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賜趙姓,故稱為「趙元昊」。雄毅大略,不甘臣服於宋,遂稱帝,建國號夏。宋伐之不能克,乃封為夏國主。曾訂定官制、軍制、法律及創制西夏文字。卒諡武烈皇帝,廟號景宗。
人參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神仙果,狀如人參,食之可得長壽。《西遊記》第二四回:「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纔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喫。……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得那果子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喫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十生九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九死一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就從...
心煩意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煩意亂」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楚.屈原〈卜居〉(據《楚辭.卷六》引)屈原1>既放2>三年,不得復見。竭知3>盡忠,而蔽鄣4>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 〔注解〕 (1) 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讒言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2) 放:驅逐、流放。 (3) 竭知:用盡智慧...
觸類可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類旁通」之典源,提供參考。 1、「觸類」:《易經.繫辭上》八卦1>而小成,引而伸之2>,觸類而長之3>,天下之能事畢矣。 〔注解〕 (1) 八卦:《易經》中八個基本的三爻卦,又名「經卦」或「單卦」。相傳為伏羲氏所作,由陰爻()、陽爻()組合而成,三爻成卦,以象徵自然現象和人事的變化。八卦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2) 引而伸之:指由八卦加以引申推演而成六十四卦。 (2) 觸類而長之:謂觸逢類似的情狀,就可依六十四卦而推演擴大,作靈活的運用。 2、「旁通」:《易經.乾卦》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1>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2>,以御天3>也。雲行雨施,天...
天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星官名。《宋史.卷四九.天文志二》:「天戈一星,又名玄戈,在招搖北,主北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