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良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日子、好時辰。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來日是日良辰,請學士來教你小姐彈琴寫字。」《三國演義》第八○回:「擇日良辰,集大小公卿,盡到臺下。」也作「日良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農曆每月初一。《周禮.地官.黨正》:「及四時之孟月日,則屬民而讀邦灋以糾戒之。」也作「旦」。
2.好日子、利的日子。《詩經.小雅.日》:「日維戊,既伯既禱。」《儒林外史》第二回:「金有餘擇個日,同一夥客人起身,來到省城雜貨行裡住下。」也作「旦」。
3.《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日,美宣王田也。」首章二句為:「日維戊,既伯既禱。」
布士函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士函數(G)定義為:
  G=H-TS
  式中,H為焓;T為溫度;S為熵。
  它也是熱力學中的一個代表能量的函數,也是熱力學性質(thermodynamic porperty)之一。在基本熱學分析中藉由它的變化提供焓和熵之間的關係:
  dG=dH-TdS-SdT, (H=PV+U)
   =vdP-SdT
  也可藉由它來定義或計量熵:
  S=(∂G/ ∂T)p
  焓、內能、布士函數及黑姆荷茲函數等四個熱力學能量函數(H, U, G, A),提供馬克士威(Maxwell)四個方程式說明主要熱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涓,選擇。涓指擇取祥的日子。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官倉入粟》:「今官府收斂秋糧之際,比先涓啟倉。」《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夫人亦喜,涓為之成禮。」也作「蠲」。
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天幫助善人安度困境。元.施惠《幽閨記》第二八齣:「違和,天相人身痊可,卻望節飲食,休勞碌。」也作「人天相」。
尼亞負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delphis virginiana (Kerr, 1792)
本屬動物尾長,尾基部1/10左右處有毛,其餘部分幾乎無毛,毛可分較粗長的外毛和較短密的底毛;頭軀幹長32.5~50公分,尾長25.5~53.5公分,體重0.5~5.5公斤;兩眼之間有灰黑色毛延伸至頭頂,背部混有灰、黑、紅、白色毛,爪長。
美國新罕布夏州到科羅拉多州,以及安大略南部到哥斯大黎加。
主要棲息於潮濕的雜林與灌叢,靠近溪流與沼澤附近;夜間活動,樹棲性;本種似乎居無定所,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僅約6個月到1年,活動範圍約4.7~254公頃,平均20公頃,族群密度每公頃0.02~1.16隻;通常獨居,無領域性,但會防衛自己周圍的空間,圈養中的群體會建立優勢位序,其中雌獸通常佔有優勢;雜食性,食物包括小型脊椎動物、腐肉、無脊椎動物,以及植物性食物等,晚上的覓食距離約1.6~2.4公里。負鼠遇到危險時,有時會有倒地不動,身體捲曲、嘴微張,對碰觸無反應的“裝死”行為,此行為可能不到1分鐘,但也可持續6小時以上。此種行為可能使捕食者失去捕捉的興趣,而使負鼠躲過被捕食的命運。負鼠1年1~3胎,...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Order Didelphimorphia)
科(Family Didelp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小說戲曲對僕役的泛稱。《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見當直王在門前,一壁脫下草鞋洗腳。」
史丹氏小雨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台灣其他小型狹口蛙比起來,史丹氏小雨蛙的身體比較修長,但還是頭小、四肢纖細,體長2至3公分。牠們的顏色及花紋變化多端,背部一般淺褐色,有一些暗褐色粗大斑點,斑點有時綴連成2至4條深色縱紋。上臂背面橘紅色,格外鮮明。通常在五月春雨過後,上百隻成群出現森林底層的暫時性雨水池中求偶鳴叫,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高而連續,類似蟲叫的「唧唧機唧唧」。但一旦雨停,則又消失不見蹤影,偶然才會看到一、兩隻藏在落葉堆中。因此,要觀察牠們,可要有耐心喔!牠們因分佈侷限、棲息環境容易受到破壞,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繁殖期主要在夏天。每次產卵200-350粒左右,卵粒小,卵徑約0...
斯共和國(Kyrgyz Republic)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循(1456-154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循,明代藏書家及文學家,字君謙,一作君卿,號雁村居士。吳縣人(今江蘇蘇州)。明代宗景泰7年生,世宗嘉靖23年卒(1456-1544)(一作生天順2年,1458;卒嘉靖25年,1546),年89歲。憲宗成化20年(1484)進士,授禮部主事,好讀書,遇得意處,輒手舞足蹈,情難自禁,遂博顛主事之名。逾二年即以多病辭歸,年僅31歲,結廬於硎山下。楊氏性喜藏書,每聞異本必購求或鈔繕,曾有〔鈔書詩〕述其事云:「沈疾已在躬,嗜書猶不廢。每間有奇籍,多方必羅致。手錄兼貿人,桓輟衣食費。往來繞案行,點畫勞指視。成編亦艱難,把玩自珍貴。家人怪我癖,既官安用是?自知身有病,不作長久計。偏好固莫捐,聊以從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