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99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朋(Edward Gibb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松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0~1859)名矩方,字義卿。日本德川幕府末的志士。精通兵學,創辦松下村塾,教育子弟。言行激進果敢,後被幕府所捕殺。其思想對明治維新影響甚鉅。著有田松陰全集十一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祥的徵兆。《三國演義》第七回:「忽一日,狂風驟起,將中軍『帥』字旗竿吹折。韓當曰:『此非兆,可暫班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劉元普見侄兒登第,不辜負了從前仁義之心,又且正值生子之時,也是個大大兆。」也作「徵」。
卜齡(Joseph Rudyard Kipl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巴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特巴舞(Jitterbug)被稱為是美國現代版的澳洲土著之《寇若貝里舞》〔見Corroboree〕; 即此類舞蹈配上黑人爵士音樂,並結合歌曲和特技式旋轉以及兩人急速打轉之形式的舞蹈。這種兩人不斷旋轉換位的雙人舞,源自1920年代,於美國南方流行的一種以膝關節略帶抖動方式之舞蹈;至1940年代,為特巴舞流行全盛期,藉此舞蹈之流行,使男女青年更方便於相互結識,是一種健康的運動。該類舞蹈名稱不一;亞洲地區稱為特巴(Jitterbug),歐洲稱為布(Boogie),亦有Swing、Lindy、Jump、Jive、Rock´n Roll等之稱謂。使用之音樂則類似狐步舞(Fox Tro...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體育大辭典 ── 理論類37舞蹈》,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民國七十三年。
問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丞相丙出遊時,遇到路人相毆,不聞不問,卻非常關心經過的牛隻為何喘息不停。典出《漢書.卷七四.丙傳》。後以丙問牛稱譽官吏關心民間疾苦或借指居丞相之要職。唐.邵謁〈論政〉詩:「賢哉三握髮,為有天下憂,孫弘不開閣,丙寧問牛。」亦有借以反諷官吏本末倒置,問牛不問人。
克共和國(Republic of Tajikisya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澤諭(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澤諭(1835~1901),出生於日本大阪。一歲半喪父,由母親帶回故鄉中津撫養,幼年過著寂寞窮困的生活。
  福澤氏到十四、五歲,才開始學習漢學(中文書籍);二十一歲到長崎學習蘭學(荷蘭語文與學術);不久,再到大阪,進適適齋塾就讀,拜緒方洪庵為師,時在一八五五年,是他正式從師,按部就班攻讀蘭學之始。由於勤勉苦讀,潛心向學,而有所成。他受聘赴江戶(東京)擔任教職之前,在適適齋塾中已被擢升為塾長。
  一八五八年,福澤氏二十五歲,應江戶(東京)奧平藩之聘,前往任教蘭學;當時已粗具規模的蘭學塾,即後來他所創的慶應義塾之開端。次年,他體會到蘭學已不足迎合時潮,乃毅然改讀英語...
爾(Wenston Churchi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