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及天子游獵的盛況,文章最後對天子貪戀游獵,荒廢政務,提出諷諫。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天子游獵賦〉,大意是說:秋冬交會時節,皇上乘坐華麗的車子,率領官員、隨從出外校獵。他命令隨身護衛他的侍衛擊鼓,讓獵人出擊,以江河作為圍擋野獸的柵欄,大山當作是瞭望樓,一時間車馬奔馳,像忽然響起的雷聲,聲音很大,足以遮天動地。獵人分散四處,各自追逐自己中意的獵物,沿著山陵,順著沼澤行進,人數多到像天上密佈的雲、傾注的大雨。後來「驚天動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聲勢驚人。
細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粗心、冒失、馬虎、含糊、魯莽、大意
高抬貴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邵雍〈謝甯寺丞惠希夷罇〉詩中有兩句寫到「能斟時事高抬手,善酌人情略撥頭」,大意是:既能審度當時的事情狀況,適當的抬高手寬容對方;又善於考慮人情事故,稍微的轉頭掉轉方向,顧及情理。後來「高抬貴手」這個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作請求寬容饒恕的客套話。
弄巧反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祖道一,俗姓馬,世人稱為馬祖,是中國禪宗史上最有聲望的人物之一。馬祖的禪法主要圍繞著人達到覺悟解脫的心性依據和應當如何對待修行的問題。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力弘揚禪風。馬祖除了上堂示眾的普說之外,對眾多弟子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誨引導方法。在《五燈會元》中有一段記載馬祖和龐居士的對話,大意是說馬祖對龐居士自認為已經領悟本來面目,沒有表示認可,只是眼睛往下看;對於說自己善彈無弦之琴表示默許,所以將眼睛往上看。馬祖以動作回答,讓龐居士自己省悟。龐居士覺得自己本想賣弄聰明,結果反而做了蠢事,實在是弄巧成拙。後來「弄巧成拙」被用來比喻枉費心機。
重整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把鎗旗重整,甲冑重披,就是準備再赴沙場,意思和「重整旗鼓」是很類似的。這段文字的大意是這樣的:藥山和尚有一天夜晚不點燈,向眾僧人說:「我有一句好話,但是要等到小牛犢生子時才要向你們說。」當時有一位僧人聽了就站出來說:「小牛犢早就生子了,就怕是和尚不肯說而已。」藥山一聽,就說:「快點燈來看!」洞山和尚對此事的評語是:「這位僧人是領悟了藥山大師的心意,但就是不服。」法燈和尚說:「當時藥山大師不要要求點燈,只要問那位僧人:『到底小牛犢是生公牛還是母牛?』然後代他回答說:『是雙胞胎。』」圓悟佛果禪師表達對此事的看法說:「藥山大師本來放線垂釣,要釣大鯨魚(即看看有無具慧根者)。那位出...
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隨便、大意、忽略、忽視、疏忽
含血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血噴人」這句成語原來的意思是口中含著血來噴人,必先弄汙了自己的嘴巴。這和後來的用法不盡相同。它的典源來自於宋代高僧崇覺空禪師的一段故事。崇覺空禪師參拜黃龍死心禪師為師。死心禪師看他智慧雖高,福分卻薄,於是勸他隱居,不聞世事為宜。並有一偈(音ㄐㄧˋ,佛教文學的詩歌,無韻)送他,大意是說:「十年聚首於龍峰寺,突然領悟一切本空,從今離去隨緣隱居起來,最好不要將名字留存於世間。」結果崇覺空禪師後來落腳於天臺山,不但未能隱姓埋名,而且聲名遠近皆知。果然,不久之後,禪院失火,禪師除了勞動於土木重建外,對於傳道解惑的功課未曾懈怠。也許是對無法遵循死心禪師的囑咐,有所愧疚,他曾經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
李代桃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李代桃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不加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
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長詩或劇本的情節大意。如彌爾頓(Milton)在長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每一卷前,都加上本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