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3.4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性主義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理論架構3 治療原則4 技術與策略5 貢獻6 限制與批評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定義女性主義治療將性別和權力視為治療歷程的核心,認為在了解一個人前必須考慮到社會、文化與政治脈絡對個案問題所產生的影響。主要核心概念:了解並體認女性生理上受壓迫、社會政治上受束縛、導致女性受貶抑的處境,因此大部分接受諮商的當事人都為女性居多。(註1) 理論架構1.無性別理論:以社會化過程來解釋性別行為之間的差異,而不是以生理上的本質來解釋。2.適應性多元文化觀點:理論與策略不論是年齡、種族、文化、性別或性傾向都是應適用。3.互...
斬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走火入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過分沉溺於某事,且方法錯誤,而導致身心受到傷害。[例]他成天沉溺於武俠小說,並以俠士自居,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氣氛、師生關係以及同儕團體的規範均會影響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社會方面:由於發展與變遷過於快速,導致固有文化體系的脫節、新舊文化的衝突以及價值體系的混亂,年輕一代的學子無法接受上一代所給予的生活意義與行為典範,世代之間無法取得共識,因此轉而尋求年齡、思想相近的同儕團體之認同,在彼此相互影響及採取共同行動的結果下,形成了次級文化。另外,消費能力的提升、大眾傳播媒體與商業廣告的推波助瀾,也會加速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 學生次級文化的特質  依據次級文化的意義,與多位學者的分析(李亦園,民73;何英奇,民74;林清江,民78...
資訊不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e Market for Lemons)」一文。安可洛夫以二手車市場為例,針對市場存在資訊不均衡導致的逆向選擇提出了第一篇正式的分析文章中指出:因為賣方清楚自己車子的品質,買方則因為資訊不對稱的緣故,只能約略以市場車子平均品質為基準,決定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但對於賣方來說,如果把高於平均品質的車子以買方願付的價格賣出,就會遭致損失,於是品質較好的車子反被賣方保留下來,市場上只出現一堆品質較差的車子,就像酸檸檬一般。
驅力減低說亦稱驅力減弱理論。驅力(drive)是一種假設的能量來源,由人類的基本需要組成。當個體內缺乏某種需求或不滿足,所形成之不愉快的緊張狀態累積至一定程度,驅力會導致個體採取相應行動,降低或消除體內的緊張。1943年美國行為主義學派心理學家霍爾(Hull)提出驅力理論(Drive theory)解釋個體行為動機,主要原理為均衡作用,他主張個體有保持內在狀態平衡不變的傾向,若體內偏離平衡狀態時,個體產生之不舒服的緊張狀態(驅力),引發個體作出利於體內狀態趨於平衡之行為,解除不舒服的緊張狀態,維持身體恆定。大部分人類行為...
剜肉補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決眼前急迫的問題,而不顧後果。語本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例]政府施政的眼光要長遠,絕不可剜肉補瘡,導致惡性循環,不可收拾。
問卷調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不易了解應答者真正的背景。3.對於應答者填答時之情境無法控制。4.無法要求應答者按題目順序填答,導致產生跳題作答或不按序作答之現象,無法達成原先題目按序編排乃在消弭應達偏見之目的。5.不易得到自然填寫之答案,可能有些需思索良久後始予作答。……等等缺點 題目形式問卷使用之問題,依其待答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封閉式問題(close-ended questions)與開放式問題(open-ended questions): 封閉式問題又稱固定選項問題(fixed-alternative questions),應答者只要從這些題...
按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名況,戰國時趙人。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在〈王制〉篇中,主要闡述成就聖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導致國家興亡的緣由,以供君王作為借鏡。典源節錄的這一段,荀子主張:國家富足強盛時,要採取中立的態度,不要為了合縱連橫這類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並停止軍事行動,在一旁等候觀看那些殘暴不仁的國家彼此爭鬥即可。後來「按兵不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暫時不採取行動。
節衣縮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經濟專家,因為擅長經商而名滿天下。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論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強調經商必須掌握行情和時機。當某種商品因生產過剩而導致低價拋售時,他便大量收購;等到市場缺貨,導致高價索求時,他再賣出。除了能看準時機,逢低買入,逢高賣出,很會經商之外,也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在《史記》中記載著,白圭對於飲食不講究奢華,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對於衣服也非常儉樸,總是和奴僕同甘共苦。白圭認為經商不只是追逐財利,還強調商人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學養,像伊尹、姜子牙一樣有謀略,像孫武、吳起用兵那樣果斷,像商鞅執法般嚴謹。如果不能具備智、勇、仁、強等素質,成為一個通時變、善決斷、能取予、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