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雷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與楚結親,世為鄰好。近因吳國有一口寶劍飛入楚國,那吳王屢次索劍,楚王只不肯還,以此動刀兵,幾至滅國。有楚大夫申包胥前來借兵求救,某堅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驛亭中,依牆而哭,七晝夜不絕,遂將郵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申包胥做見科云〕俺楚王懸望大國救兵,不啻饑渴,大王怎生不念親好,忍坐視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號哭,忠烈動人,某今借與你十萬雄兵,命姬輦為帥,即日救楚。……某乃姬輦是也,官封大將軍之職,主公呼喚,不知有甚差遣?令人報復去,道是俺姬輦來了也。〔卒子報科云〕姬輦到。〔姬輦做見科云〕主公喚姬輦,那廂1>使用。〔申包胥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沾著、沾。[例]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後悔、感傷的語氣。如:「咳!我怎麼忘了!」明.汪錂《春蕪記》第五齣:「咳!不意今日出來,了一場風月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招致、招。如:「拋磚引玉」。唐.白居易〈初授祕監并賜金紫閑吟小酌偶寫所懷〉詩:「酒引眼前興,詩留身後名。」清.洪昇《長生殿》第三八齣:「無端唱出興亡恨,引得傍人也淚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身上的臊味。[例]沒吃到羊肉,卻得一身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起。[例]闖禍
搖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飄蕩、搖晃。南朝宋.鮑照〈代櫂歌行〉:「飂戾長風振,搖曳高帆舉。」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桃花片。」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喻世明言.第二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夫人道:『賢婿,此處非你久停之所,怕出是非,貽累不小,快請回罷。』教管家婆將兩般首飾,納在公子袖中,送他出去。魯公子無可奈何,只得挹淚出門去了。」
哄堂大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同時大笑。典出唐.趙璘(ㄌㄧㄣˊ)《因話錄.卷五.徵部》。[例]他突然做了一個滑稽的動作,得眾人哄堂大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引發、發。如:「滋事」。《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三》:「握手一長歎,淚為生別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