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2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書坑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2.語譯用以指統治者對文化和知識份子的摧殘 3.故事內容秦始皇惡儒生引用詩書來反對秦的法律,於是焚毀詩書,坑殺儒生,對中國文化帶來極大的摧殘。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焚典坑儒 相反詞獨尊儒術 5.例句秦始皇焚書坑儒,毀壞了大量的珍貴的文學典籍。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居。 假中枉盧二十二書亦稱臥疾兼訝李二久不訪問…戲李二  微官何事勞趨走,服藥閑眠養不才。花裏棋盤鳥汙,  枕邊書卷訝風開。故人問訊緣同病,芳月相思阻一杯。  應笑王戎成俗物,遙持麈尾獨徘徊。 酬盧嵩秋夜見寄五韻  喬木生夜涼,月華滿前墀。去君咫尺地,勞君千里思。  素秉棲遁志,況貽招隱詩。坐見林木榮,願赴滄洲期。  何能待歲晏,攜手當此時。 酬鄭戶曹驪山感懷  蒼山何鬱盤,飛閣淩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靈。  白雲已蕭條,麋鹿但縱橫。泉水今尚暖,舊林亦青青。  我念綺襦歲,扈從當太平。小臣職前驅,馳道出灞亭。  ...
可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可
嫌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惡。宋.蘇軾〈答陳師仲書〉:「處世齟齬,每深自嫌惡。」《西遊記》第二回:「此時俱甚報怨他,又鄙賤嫌惡他。」也作「嫌」。
瘡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瘡傷癒合後在皮膚上留下的疤痕。比喻痛苦的經歷或缺憾。[例]他老愛揭人瘡疤,令人惡。
喜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惡、厭煩、厭惡
交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情破裂,彼此恨仇視。《左傳.隱公三年》:「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新五代史.卷四七.雜傳.馬全節傳》:「自出帝與契丹交惡,全節未嘗不在兵間。」
口蜜劍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蜜腹劍」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林甫妒賢嫉能,不協群議,每奏御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又云林甫1>嘗以甘言誘人之過,譖2>於上前,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謂曰:「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人日怨,異口同音。 〔注解〕 (1) 林甫:李林甫(西元589∼?),小字哥奴,號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聰慧,善於權謀諂媚。玄宗時為相,結納宦官妃嬪,能察言觀色,迎合上意,故奏對皆稱旨。在朝十九年,專政自恣,遂釀成安史之亂。 (2) 譖:音ㄗㄣˋ,毀謗、誣諂。
同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嘲笑、恨、惡、譏笑
殺人越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凡民自得罪,寇攘1>姦宄2>,殺越3>人于4>貨,暋5>不畏死,罔弗憝6>。 〔注解〕 (1) 寇攘:搶劫、侵奪。 (2) 姦宄:犯法作亂。宄,音ㄍㄨㄟˇ,姦邪、作亂。 (3) 越:搶劫。 (4) 于:取。 (5) 暋:音ㄇ|ㄣˇ,強橫。 (6) 憝:音ㄉㄨㄟˋ,怨恨、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