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2.01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霧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陶答子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勸其韜光養晦,隱跡全身。典出漢.劉向《列女傳.卷二.陶答子妻》。後比喻賢士隱居不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蘇軾〈次韻王震〉詩:「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也作「南山隱豹」、「南山霧豹」。
一隙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宋應星《野議.學政議》:「試就今日青衿而概數之,百人之中,貫通經書旨趣成文可觀者,十人而止;……而書旨、文字一隙不通者,百人之中,不下三十人。」
多元文化社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教師在教學實施中也被要求回應此種問題,以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目標。此外,學生使用語言的情況將會形成文化的轉移,當學校生活中不會講英語的學生數字增加時,就必須針對語文教育政策進行檢討。當學校學生使用的語言不再是英文時,學校就必須針對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越南語、中文等進行調整。教師也需要針對學習對象,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包括所使用的語言、教學經驗的運用、師生互動關係的建立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定義通常被界定為「學生只要能力許可的話,任何人受教育的機會都應該均等」,此種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定義,通常無法遍及每一個不同的個體和...
葉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指散曲小令,因其形式短小,故稱為「葉兒」。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七.燕南芝菴先生唱論》:「成文章曰樂府,有尾聲曰套數,時行小令曰葉兒。」
剪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手工工藝,用彩色的紙剪成文字或圖案,貼在紙上或別的東西上。
絲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絲織品和布。古代的布用麻、葛等纖維紡織而成。漢.桓寬《鹽鐵論.通有》:「婦女飾微治細以成文章,極伎盡巧,則絲布不足衣也。」
風移俗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虎豹之子雖然幼小,卻有吃掉牛的氣概。比喻少年英才。《太平御覽.卷八九一.獸部.虎上》:「尸子曰:『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
會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匯集成文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萬趣會文,不離辭情。」
移風改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