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4.9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隙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宋應星《野議.學政議》:「試就今日青衿而概數之,百人之中,貫通經書旨趣成文可觀者,十人而止;……而書旨、文字一隙不通者,百人之中,不下三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裂縫。如:「孔隙」、「縫隙」、「門隙」。
仇怨。如:「怨隙」、「他們兩人有嫌隙。」
漏洞、機會。如:「乘隙而入」。
空閒的時間。如:「農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字不合文法。如:「文理不通」。
2.不明事理。《文選.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牋》:「何必勤勤小讓也哉?沖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又說不通的話了。這個上頭那裡又用的著草蟲!或者翎毛倒要點綴一兩樣。」
3.不明瞭、不精通。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選舉二.歷代制中》:「年未三十,不通一經者,不得為官。」
4.不共、不相通。《禮記.內則》:「男女不通衣裳,內言不出,外言不入。」
5.阻塞、滯礙。《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舟車不通,人跡罕至。」《三國演義》第九八回:「今陳倉轉運不通,其餘小路盤涉艱難,吾算隨軍糧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隙不通注音︰| ㄒ|ˋ ㄅㄨˋ ㄊㄨㄥ漢語拼音︰yī xì bù tōng釋義︰義同「一竅不通」。見「一竅不通」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