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7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刻板印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 management)印象整飾藉由性別刻板印象對自我表現產生一定限制。印象整飾是藉由人欲被他人接納、讚許的心態,因此行為表現上盡量以自己認為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呈現。(註2) 參考書目註1: 彭懷貞(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註2: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轉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對學生經由轉移而來的不合理或無中生有的舉動,要審慎處理,不宜立刻責罰或冷嘲熱諷,應以開放的對策接納他,並隨機給予正確的回應。學生在學校裡如果能獲得良好的經驗,有助於消除往日經驗的不正常情感,教師對學生轉移到他身上的種種情緒反應,應以緩和與支持的態度處理。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轉移英文關鍵字:Transference 參考資料鄭石岩著。心理分析與教育。1990初版。頁68-69。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催化性之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催化性之技巧(facilitative skills)所謂催化性之技巧,主要在藉由諮商師口語及非口語的方式,表達對個案之尊重、接納與關注,再藉由澄清及引導等技巧,一方面幫助諮商師對個案及其主訴問題有更完整之了解,另一方面亦協助個案對自己的困擾問題找到焦點,並進一步加以探討。以下是常用之催化性技巧。目錄1 (一)場面構成2 (二)觀察3 (三)專注4 (四)反映5 (五)引導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場面構成場面構成是指諮商師在諮商的任何階段,透過一些言語,讓個案知道有關諮商的歷程或結果的相關資訊。 (二)觀察對兒童真...
團體開始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由單向溝通、逐漸為互動溝通。 任務Corey(1990)認為團體開始階段任務有:1. 使成員被團體接納,包括領導者和成員間的相互接納。2. 使成員逐漸發展對團體的認同感。3. 使成員產生對團體的認同感。Gladding(1995)則認為,團體開始的階段有下列五項任務:1. 處理成員初入團體的焦慮。2. 澄清成員與團體的目標與契約3. 確定團體可行的規範4. 設定團體的限制5. 提升成員正向的相互催化成長,並激發成員繼續參加團體的動機 技巧1. 結...
不知_(not-know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1.1 實踐「Not Knowing」的方法1.2 「Not Knowing」對諮商的影響2 參考資料3 關鍵字 定義Not-Knowing是在諮商過程中,諮商師所顯示出的態度。諮商師將自己的預設立場拋開,目的是使案主感受到備受重視,並且讓案主在諮商中感受到說出問題是一件被允許且接納的事情。此為後現代取向提出的觀點,認為案主是他們自己問題的專家,也是教導諮商師的人。諮商師不會比案主更了解他們應該如何生活。諮商師絕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他們永遠處於一種需要被他人告知的狀態。對於已經或可能尚未說出的內容,也永遠...
班級經營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 涵蓋三個層面:師生關係、親師關係與同儕關係。透過教師語言與非語言的訊息傳達其對學生的關懷、信任與接納,建立正向的師生關係;透過親師間多元的溝通管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及時讓家長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班級中,運用團體動力,創造同儕間的互動機會,促進和諧的學習氣氛。 (二)秩序管理經營策略 依照班級特色,與學生進行討論,一起訂定符合上課需求的規定。執行過程中,教師進行秩序常規的指導,並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於違規學生的不當行為,教師適時的處理,並視情況進行輔導。 (三)班級環境經營策略 規劃整體活動空間,創造愉快...
遊戲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戲治療(Play Therapy)目錄1 定義2 目標(註1)3 價值(註1)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遊戲是兒童爲了自我表達和溝通,所從事的活動。Alexander(1964)認為,學校實施教育的遊戲治療,是在接納的情境中,提供兒童自由表達與探討的機會。Waterland(1970)認為,遊戲治療是讓兒童在遊戲中,透過行動來代替語言,表達其部份或全部的思想和情感,已達成兒童行為改變的目的(註1)。基本上,遊戲只是一個媒介,遊戲治療嗜ㄧ種諮商技術,用來強化和補充談話,以增進兒童的自我表達和溝通。此外,遊戲治療是諮商員...
向上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之一。因此部屬在會議中就應針對討論議題發表意見,以影響上司的思考與會議決議。大部分的上司都有聽取與接納部屬意見的雅量,希望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部屬宜善用之。 適時提出諍言當上司的想法或做法不妥當時,是部屬發揮向上影響的重要時機之一。上司的領導有錯,則不宜盲目服從,應勇於提醒與提改善意見。惟提諫言時,應注意時間、地點、技巧、態度的適當性。 謹慎運用批評上司的技巧可先肯定上司的優點,然後再提意見;把批評改為建設性的意見,避免上司採取防衛的措施。 善用理性說服策略根據研究顯示論理或理性說服的策略,是最有效的向上影響行為,而非...
同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在既定已發生的事件上,把自己當成是別人,想像自己因為什麼心理以致有這種行為,從而觸發這個事件。因為自己已經接納了這種心理,所以也就接納了別人這種心理,以致諒解這行為和事件的發生。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出一辙。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不認同—也不能判定對方的一定是錯;嘗試反覆地思考,認真從其他角度去看,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便會發現自己原本的定奪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事情發生在 "我" 身上(主觀)跟發生在 ...
初層次同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能催化溫暖的治療關係,有助於個案信任諮商師、能自由探索與表達、有更深層的自我探索,以及更多的自我接納。同理心最主要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我很願意設身處的了解你」的意願,再輔以行動表達出來。通常同理心指的是諮商師一方面清楚反映出個案談話之內容,另一方面又能表達出對個案情緒狀態的領悟,藉著反映出來的話語或肢體動作傳的對個案之尊重與了解。Hackney和Cormier認為同理心技巧的內涵包含:非口語及口語的專注、對個案所表達的訊息簡述其語意、反映出個案的情緒感受和更深層的內在訊息,以及能夠跟個案的經驗同步。同理心幾乎是所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