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5.1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社會文化脈絡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個人須透過與不同性別者的互動,進行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以培養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性別平等教育」在學校教育的推動上,則應協助學生認知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破除性別偏見、歧視與刻板化印象;除教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團體,尋求社會資源,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並且引導學生探究性別權益相關議題,進一步批判社會所建構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尋求突破之道,以促進各族群的和諧共處。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整體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
頂下郊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焚屋毀舍,史稱頂下郊拚。敗逃的同安人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頂下郊拚後,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註3,4) 與頂下郊拚有關的廟宇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泉州安溪人、泉州同安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族群各有自己供奉的神與廟宇:三邑人以龍山寺為商業、行政中心;安溪人以主祀清水祖師的祖師廟為信仰中心,同安人則在八甲庄(今老松國小附近)祭祀商人陳金絨家供奉的霞海城隍。 艋舺龍山寺龍山寺由三邑移民(晉江、南...
採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接納、採取、採用
諮商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發展與成長的歷程。諮商是一種專業的助人歷程,亦為輔導的工作內容之一,目的在協助個體自我瞭解、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與自我成長。 (二) 諮商的目標1. 個體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2. 個體能接納自己。3. 個體能發揮潛能、自我實現。 (三) 諮商員的任務1. 採真誠一致、無條件地接納、同理心的態度。2. 開放感情與經驗。3. 以當事人為主,相信他有改變的能力,並尊重其個人價值。...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和諧氣氛下,教師展現同理心、積極關注與從旁協助,只要教師給予關懷、接納與支持,學生就能發展得很好,並能自己解決問題。此模式反對使用獎賞與懲罰,如此會使學生無法關注到自己本身的問題。在問題發生時,必須先釐清問題所有權是屬於教師或學生,再根據問題歸屬採取不同對策(張民杰,2007)。 (二)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 遇到屬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從旁協助,讓學生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在與學生溝通時,教師應避免使用命令、警告、指揮等指導性語言,學習運用聆聽技巧,讓學生知道老師懂他的意思,藉以深入的找出問題...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謀良策,諸葛亮曾稱讚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4) 內:音ㄋㄚˋ,通「納」,接納。 (5)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詳。獻帝初平二年,創五斗米道教民,據巴、漢三十年,附者甚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魯出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卒諡原。 (6)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接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受、接納。如:「接受訪問」、「接受表揚」。
三寸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姑且接納了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辭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分量。毛先生三寸的舌頭,真是比百萬軍力還要強大。」自此便一直將毛遂奉為上賓。另外如《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內容則是表述漢高祖劉邦的軍師張良,在協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動了歸隱的念頭。他推薦蕭何擔任丞相,並向劉邦表達自己憑著「三寸舌」成為皇帝的軍師,位極人臣,已達到一般人最...
成長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團體是一種情緒和認知並重的教育方法,以小團體的型態呈現,使成員在自由、安全的氣氛下,彼此互相尊重與接納,而能坦誠開放交換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分享生活經驗,並透過團體互動的歷程,促進自我了解與成長,學習改善人際的技巧,進而達成自我實現。(Trotzer,1977)關於成長團體的組成、方式與名稱,目前仍有許多不多意見,不過對團體的目標與認定,卻傾向於一致的。 種類最常見的成長團體是訓練團體、會心團體、敏感度訓練團體及學習團體。 1. 訓練團體訓練團體為Lewin於1946年與其他同事所主持的訓練方案時,所發現訓練人際技巧的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