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輕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視、瞧不起。如:「不要輕賤他,其實他本事不小。」
硬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蠻橫霸道的人。《水滸傳》第二九回:「憑著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我平生慣打無禮硬漢,今日撞著這場是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單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對一的公平競爭或打鬥。如:「有本事你就出來和我單挑吧!」
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本用來形容變魔術的人技巧各有不同,後用來比喻解決事情各有各的辦法,但技術高低有所差異。如:「為了這一筆大生意,大家一定會竭盡心力,努力爭取,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大家各憑本事吧!」
張大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軸》《病變》《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歡喜賊》《雍正的第一滴血》《博士化身》 評價 張大春是當代台灣文壇中一位勇於實驗的頑童,他小說的品種,不能一言以蔽之,舉凡寫實、歷史、魔幻、後設、科幻、偵探、武俠、鄉野傳奇、時政小說、新聞小說,不一而足,司馬中原曾說:「在當代文壇上,『張大春閃電』確是耀人眼目,他學習鑽研的玩意兒,統括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他天生具有一種敏銳的內感,一種冥冥的靈動,加上不是常人所能比擬的想像和組合能力,以及極具爆發性的語言創造力...
司空慣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司空見慣」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孟棨《本事詩.情感》(據《歷代詩話續編》引)劉尚書禹錫罷和州,為主客郎中。集賢學士李紳1>罷鎮在京,慕劉2>名,嘗邀至第3>中,厚設飲饌。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劉於座上賦詩曰:「鬌4>梳頭宮樣□5>,春風一曲杜韋娘6>。司空7>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8>腸。」李因以妓贈之。 〔注解〕 (1) 李紳:李紳(?∼西元846),字公垂,唐無錫人。元和年間進士,穆宗時任命為戶部侍郎,武宗時官至尚書右僕射。善作詩歌,為人短小精悍,有「短李」之稱。 (2) 劉:劉禹錫(西元772∼846),字夢得,唐彭城人。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與柳宗元參加以...
大庄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上發炮助攻,至9月21日呂家望社終於不敵而投降。整個事件歷時近兩個月。根據宋龍生依文獻及口碑描述,本事件是反清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結合以抵抗清政府貪吏而起的事件。此一事件影響遍及今日的花東縱谷,由於州府在水尾(今花蓮瑞穗鄉)受創頗深,所以台東直隸州府暫於埤南(今台東市)辦公,直至清政府割台給日為止。文獻記載:本事件呂家望社結合近社一同反抗清政府,然而卻始終未明白顯示到底哪些部落曾參與過這場戰役,而事件離今世不遠,卻少見卑南族以及其他諸社相關的口傳。...
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正當的途徑。[例]做事應該憑本事,不要老想走後門。
弄斧班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班門弄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朋友王緯兄弟,出身於書香世家,富有文采。兩人前來京師為文,柳宗元為他們的唱和詩作寫序,讚美他們有如三國時的應璩、應瑒及南朝時陸機、陸雲兩對兄弟,寫出音律玄妙、內容精美的詩句,並自認所寫的序文是在行家面前獻醜,有如在善於工藝的魯班、郢匠前耍弄斧頭。後來「班門弄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不自量力。
吊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纔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老孫若肯拿出本事來打你,莫說你是一個甚麼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幾個,也打死了。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饒你教你活幾年耳。已後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那妖仙不識好歹,演一演,就來鉤腳;被大聖閃過鉤頭,趕上前,喝聲「休走!」那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個蹼辣,掙扎不起。大聖奪過如意鉤來,折為兩段;總拿著又一抉,抉作四段,擲之於地道:「潑孽畜!再敢無禮麼?」那妖仙戰戰兢兢,忍辱無言。這大聖笑呵呵,駕雲而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