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克斯(Heinrich Karl Marx)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稷之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春秋時代附庸於大國的小國。語本《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後泛指擔當國家大任的官員。《禮記.檀弓下》:「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元.李文蔚《蔣神靈應》第二折:「若論此子,乃社稷之臣,棟梁之材,堪可掛印為帥。」
如指諸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用以比喻對事情熟悉了解或容易辦成。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淮陰侯見高帝於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宋.楊萬里〈荐舉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績同撫司奏狀〉:「壽皇論天下事,如指諸掌,風生穎脫,有過人者。」
紅紫亂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以朱為正色,紫為雜色。紅紫亂朱指雜色混亂正色。語本《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比喻邪道取代正道。《孟子注疏.趙岐.題辭》:「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知水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慧的人,達於事理,周流無滯,所以喜歡流水的躍動;有仁德的人,安於義理,敦厚不遷,所以偏愛山的沉穩厚重。語本《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從井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到井裡,去救落井的人。語本《論語.雍也》:「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比喻做損己而無益於人的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圓老一段好意,也還不可激烈;我雖至愚,亦不肯從井救人。」《鏡花緣》第七一回:「即使草木有靈,亦決不肯自戕其生,從井救人。」
一簞一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天只吃一筐飯,喝一瓢湯。比喻貧寒的生活。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疏水簞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劣的飲食,簡陋的食器。語本《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比喻人安貧樂道。清.馮桂芬〈似山居圖序〉:「此即老氏無為、莊氏齊物之說也,而於孔、顏疏水簞瓢之義亦無礙焉。」
志不可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指意志節操不可以用強力來改變。《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我引頸受之,曰:『要死便死,吾志不可奪。』」
故舊不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舊友如無惡逆之事,則不可遺棄他。語本《論語.微子》:「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後比喻不輕易拋棄老朋友。如:「所謂故舊不棄,你怎能在此飛黃騰達之際,忘了老友!」唐.張說〈謝問表〉:「臣聞漢主眷驂乘之臣,魏君憶同遊之客。誠以故舊不棄,而光陰易往。今之聖情,實過於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