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辛萬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艱難辛苦。《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父母恩重經講經文》:「前來經文說父母種種養育,千辛萬苦,不憚寒暄。」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受了些千辛萬苦,熬了些短嘆長吁。」也作「千辛百苦」、「萬苦千辛」。
|
嬤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對母親的稱呼。(2)對奶媽的尊稱。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家中有個嬤嬤,是我父親手裡的人,他可也看生見長我的。」《紅樓夢》第三回:「黛玉只帶了兩個人來,一個是自幼奶娘王嬤嬤;一個是十歲的小丫頭。」(3)對老婦的通稱。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留下管家嬤嬤並梅香看視,問候湯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老嬤嬤去掇盆臉水,拿些梳頭家火出來,叫滴珠梳洗。」也作「姥姥」。
|
千絲萬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關係密切複雜,難以理清。元.無名氏〈一枝花.鬢鬟梳綠雲套〉:「長嘆罷羅帕頻淹,都搵盡千絲萬縷。」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可惜你千絲萬縷,織成一段離愁。」也作「萬縷千絲」。
|
丫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婢女。因其頭髮梳成兩個髻,就像分叉的樹枝,故得名。[例]古時清寒的家庭,常將女兒送至大戶人家當丫鬟。
|
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或像桌子的器物。如:「櫃檯」、「寫字檯」、「梳妝檯」。
|
歌仔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宜蘭縣蘇澳鎮育英國小,本地歌仔戲社的著裝照片。學校歌仔戲社的指導老師,為宜蘭壯三新涼樂團的當家小生~李仙恩,除了會導戲會編劇,還會容妝與梳頭,可說是才多藝的老師。目前也是國立臺灣大學歌仔戲社的導演,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
冠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男子的成年儀式。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髮而不戴帽,至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髮,戴上新帽。此一紀念儀式即稱為「冠禮」。《禮記.冠義》:「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
|
心有靈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參見「心有靈犀一點通」條。元.于伯淵〈點絳脣.漏盡銅龍套.賺煞〉:「花月巧梳妝,脂粉嬌調弄,沒亂殺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靈犀一點通。」
|
金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代指侍妾。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齣:「春情無限,金釵肯與梳頭。」
|
握髮吐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典出《韓詩外傳》卷三。比喻求賢心切。唐.陸贄〈興元論解羌公輔狀〉:「陛下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無賢愚,咸宜錄用。」《宋書.卷五九.張暢傳》:「周公握髮吐哺,二王何獨貴選?」也作「吐哺捉髮」、「吐哺握髮」、「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握髮吐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