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織布機上的簆。形狀像梳子,用於確定經線的密度,保持經線的位置,並把緯線推向織口。
|
另眼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顏強佔,後又遭丞相夫人妒忌,轉獻給太后,做為公主的侍女。公主對她「另眼看待」,要她作貼身丫環,幫忙梳妝,張氏卻每天愁眉深鎖。在公主詢問下,張氏才說出自己的身世遭遇。這裡的「另眼看待」也是表示看重的意思。後代通行的用法為「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被用來形容以特別的眼光或態度相待,以示重視或歧視。
|
盥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臉、洗手、漱口等事。泛指梳洗。《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主祭者盥洗了上來。」
|
引狼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壞人或敵人引到家中。比喻自招其禍。※#語或本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
△「開門揖盜」
|
沐雨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雨洗頭、以風梳髮。語本《莊子.天下》:「禹親自操稾耜,而九維天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比喻在外奔波,歷盡辛苦。三國魏.曹丕〈黎陽作〉詩三首之一:「載馳載驅,沐雨櫛風。」也作「風櫛雨沐」、「櫛風沐雨」。
|
格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的品格、風範。唐.蔣防《霍小玉傳》:「昨遣某求一好兒郎格調相稱者,某具說十郎。」唐.秦韜玉〈貧女〉詩:「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
殷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紅色。唐.元稹〈鶯鶯詩〉:「殷紅淺碧舊衣裳,取次梳頭闇澹妝。」
|
孜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溫婉、柔順。宋.歐陽修〈惜芳年.因倚蘭臺翠雲嚲〉詞:「睡未足,雙眉尚鎖,潛身走向伊行坐,孜孜地,告他梳裹。」《宋元戲文輯佚.許盼盼燕子樓》:「自來舉止孜孜地,那更好模好樣,一捻兒身己。」
|
鳳冠霞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后妃的冠飾。明清時亦作為嫁服。《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聘娘聽了,忙走到房裡梳了頭,穿了衣服,那婢子又送了鳳冠霞帔,穿帶起來。」《紅樓夢》第五回:「詩後又畫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
尋花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元.湯式〈沈醉東風.錦燦爛六橋畫舟〉曲:「一自蘇林葬土丘,再不見尋花問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