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紐西蘭的波里尼西亞民族,為波里尼西亞群島移民的後裔。大部分居住在北島。操毛利語,十九世紀中業開始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創文字,原信多神,後受西方文化影響,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傳統上,部落為其最大的社會組織,崇拜共同的始祖。家族為基本的生產團體,有芋、薯等農作,兼以採集、狩獵為生。成年禮、婚禮、葬禮是族內主要的儀式,部落廣場上的公眾會議屋,是全族聚會的場所。西元一八四○年,英人向紐西蘭殖民,一八六○年代,毛利人與殖民政府爆發領土戰爭,土地糾紛不斷。二十世紀初,毛利領袖始有力量向紐西蘭政府,爭取社會經濟的平等待遇。
商丘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河南省東部、夏邑縣西北。古為商朝的都城,名亳;春秋時為宋都。明嘉靖二十四年,改稱為「商丘縣」;國民政府成立,直隸於河南省。據沙河南岸,東通江蘇,南達安徽,北入山東,為四省交通的樞紐及豫、魯、皖三省的物資集散地。農產品有小麥、棉花、豆類、高粱等,並有機械、化學、紡織等工業。也作「商邱縣」。
縣政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縣的最高行政機關,設縣長一人,由縣民選舉產生,綜理縣政。分設民政、財政、建設、教育等局;社會、農林、兵役、地政等科;行政、人事、主計等室。
正規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固定的編制組成,並實施統一的指揮、制度、紀律及訓練的軍隊。[例]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將各地方的部隊收編為正規軍。
國民體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目錄1 立法沿革2 條文3 補充資料4 參考資料 立法沿革1.中華民國十八年四月十六日國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 13 條 刊國民政府公報第 143 號2.中華民國三十年九月九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全文 11 條 刊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 395 號3.中華民國七十一...
于右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9~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別署劉學裕,筆名神州舊主、騷心、大風、剝果、太平老人,而以字行。清辛丑舉人,以半哭半笑樓詩草,譏刺時政,倡言革命,後入同盟會,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等。護法之役,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任國民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公餘倡導標準草書,著有右任詩存、文存、墨存、牧羊兒的自述等。
中華新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民國三十年由國民政府公布。韻分十八部,分韻所用讀音標準,則以二十一年教育部所公布的國音常用字彙為依據。每韻韻目下注注音符號,代表本韻韻值,並注明「通」、「別」情形。韻字以不加注為原則,遇必要時,始加簡注。
行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行憲法之治。如:「國民政府的行憲,為我國的民主政治跨出了一大步。」
譚延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9~1930)字組庵,清湖南荼陵人。光緒甲辰進士,性聰穎,才兼文武。經歷討袁、護法、討曹、北伐等役,均有戰功。歷任國民政府主席,首任行政院長。工書法,效法顏魯公書風,筆意雍容。
林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8~1943)字子超,號長仁,晚年別號青芝老人,福建省閩侯縣人。早年加入同盟會,並策動參與辛亥九江之役。民國成立後,掌理政務議事多年,二十一年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三十二年病逝重慶,享年七十六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