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元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為八股,題目命自《四書》、《五經》,都成為定制。地方行政方面,明初將行中書省改為布政司,職掌僅限於民政與財政,另設按察司,掌刑罰監察等事,還設有都指揮使司,主管軍事。一省事務分歸三司,分權鼎立,互相牽制,決策大權自然歸於中央,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也就大為強化。 軍事制度仿效唐朝府兵寓兵於農的精神,從京師到郡縣設立衛所,大抵一郡設所,數郡設衛。平時衛所軍官負責操練、屯田,有事則撥歸兵部派遣的總兵官統領。軍士別立戶籍,稱為軍戶,子孫後代不能隨意脫籍,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軍士成為世襲職業,地位又低,固然可以防止驕兵悍將的專橫難制,...
清明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傳統節日。國曆四月五日。清明原是節氣的名稱,後來因與與寒食節相近,漸成為紀念祖先和祭祖、掃墓的節日。西元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又因距冬至日約一百零六天,故稱為「百六」。也稱為「民族掃墓節」、「掃墓節」。
長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1920年代動盪的中國,在國民黨建立南京政府以前,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老百姓沒有土地,衣食無著,尤其是在江西省和毗鄰的福建省情況更為嚴重。1931年毛澤東和朱德領導人們打地主、分田地,在江西創建中國共產主義共和國。他們擊退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優勢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由於他深受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影響,作品的取材及主題呈現上,都與賴和有許多雷同之處,如︰對日人殖民政策的反抗、對農民階級生活的描繪。不過多位論者指出,楊守愚的思考廣度顯然走得比賴和更遠。他書寫的主題集中於呈現日據時期地主階級與日本殖民者間的利益勾結,與對農民階級盡行剝削、壓迫的慘況,由此反映出一個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楊守愚的創作不僅豐富了台灣新文學時期啟蒙階段,更因其對階級問題深刻的探討,雖反抗性不及賴和強烈,卻提供了我們極大的思索空間。 著作*詩《楊守愚作品選集──詩歌之部》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6年7月* 散...
西拉雅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著無限的法力。(註一) 新港文書在荷屬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期間,荷蘭籍註台傳教是為了傳教及協助推行殖民政務,便利用拉丁字母編定西拉雅語文字,稱為新港語,以之作為學校的教學語言。而西拉雅族等原住民與漢人訂定有關土地方面的契約文書,稱為「番仔契」,或稱為「新港文書」。(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西拉雅族Keyword:Siraya 參考資料許雅芬、張振陽、陳秋香、吳佳靜、吳玉婷、王芳屏、文上瑜(2002)。與山海共舞原住民(初版)。台北市:秋雨文化。P.90-91(註一)台灣大百科全書-西拉雅族(註二)
高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出版。其父許寶璞為清秀才,壯年早逝,由母親教養成人。抗戰結束後,從事新聞工作。大學中途退學,考入國民政府空軍軍官學校書記,後在1949年隨軍赴台灣,駐居岡山。於軍中刊物、文藝活動中顯露才華。1957年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總長王叔銘秘書,開始進入台北文壇,文名漸起。退伍後任台灣《中華日報》主編以及《中央日報》特約主筆。1951年,高陽開始歷史小說創作歷程。一生創作頗豐,著作約90餘部,105冊,共分為:宮廷、官場、商賈、「紅曹」、名士俠士、青樓、學術等七大系列。他的作品的另一影響力來自影視改編,其中《胡雪巖》、《慈禧全傳...
鄒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1885~1954)原名澄生,字海濱,廣東大埔人。清末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歷任中山大學校長、國民政府委員、總統府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著有《廿九國遊記》、《中國國民黨史稿》、《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鄒魯文存》等。
地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稱地方上的基層幹部,相當於現在的鄰里長。民國十九年國民政府廢除地保制度,職務改由鄉鎮公所掌管處理。《紅樓夢》第八六回:「知縣便叫地保對明初供,又叫屍親張王氏并屍叔張二問話。」《老殘遊記》第四回:「一面兩匹馬把住,不許一個人出去,將地保鄉約等人叫起。」
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委員制的黨政機關組織,稱其領袖為「主席」。如:「國民政府主席」、「執政黨主席」、「省政府主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