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86.3865 ms
共 10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沈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帶砂之水流流速減緩時,其懸浮載會因重力的關係而淤積在水體中,此種水理現象稱沈淤。一般而言,沈淤作用與懸浮之密度與顆粒大小及水流之輸送能力有關,流速愈慢、流徑愈長、懸浮載之密度愈大、顆粒愈大者,其沈淤效果愈好。因此在自然界中,水庫之沈淤現象十分明顯。沈砂池的設計,即是利用此種原理。
|
沈氏硬皮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VI-I,9;臀鰭I,7;胸鰭18;縱列鱗27-28; 橫列鱗11;背鰭前鱗9-10;第一背鰭始點及上部胸鰭基間鱗列 6;無後眼肩管(oculoscapular)及前鰓蓋管。體壯實,前部近似圓筒狀,後部側扁。頭中等大,扁平。吻短。眼間隔極窄小。眼後區大於1/2頭長。口頗小且斜行。上頜骨未延伸至後鼻孔之下。雙頜有2-4列錐形齒;外齒列較大。舌圓胖。前、後鼻孔突出如短管。脊椎骨26。胸鰭大,呈橢圓形,後緣延伸至達臀鰭基中垂線後方,胸鰭長大於頭長;尾鰭大,呈橢圓形。體呈淡白色,體側具5條淺黑褐色橫帶或斑塊,第一斑塊位於前背區胸鰭之正後方,並擴及胸鰭基之上方;第二橫帶位於第一背鰭基之正下方並與鰭薄...
|
沈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源強度的定義。沈與源相反,它是指空間的一點,流體經此點,均勻地往內流入。單位時間內從沈流入的流量稱為沈強度。所以沈強度與源強度相差了一個負號。
|
沈滓速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沈滓在流體中的移動速度稱之。一般流體通常為水或空氣。當沈滓顆粒較大或流體流速較小時,沈滓運動多局限在底床附近,且沈滓速度遠小於流體的流速。反之,當沈滓較細或流體流速較大時,沈滓將以懸浮的形式運動,此時沈滓速度即和流體流速相同。(參見bed load及suspended load)。
|
沈氏骨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鼻骨間的凹溝V字形。眼大。口端位,裂斜;主上頜骨長未端達眼後緣;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粗櫛鱗,後緣具小棘;側線完全,側線鱗數28-30,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3.5。鰓耙數6-7+11-13=19-20。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I,軟條13;最後一棘稍長或等長於前一棘。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1;胸鰭軟條 17;尾鰭深叉形。體淡紅色,無明顯之白色斑紋。
|
沈氏黏盲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鬚;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愈合,齒列式11+3/3+11,總數為50。鰓孔每側6個,彼此間距小,呈縱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本種魚之鰓區不具黏液孔或1-2個,故黏液孔數分別為(13-18)+(0-2)+(39-46)+(8-12),總數為64-74。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褐色,背部中央無白帶。本種為1994年由郭建賢等人發表於台灣的新種。Paramyxine sheni為其...
|
沈氏腔吻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頭大。吻中長,頭長約吻長2.5倍,吻尖端有一鈍稜鱗,吻部前側邊緣不完全被骨支托。眼徑大,吻長約為眼徑2.0倍。鼻窩大,幾乎全被鱗;鼻孔位置連接於眼眶前。口裂大,超過2/3上頜長;齒錐形,多列排成寬齒帶,最外列齒擴大。鰓蓋膜開口大,與峽部連接處有一游離皮褶,鰓膜游離區高且窄,鰓裂在同屬種類中特別地大。體鱗寬大呈扇型,鱗上覆有6-8列銳利棘刺;頭部腹面被鱗;眼眶下有二列弱小的棘鱗;眶下脊有兩列強棘鱗。發光器短小,未超過腹鰭基部,有一細條黑紋。體上有多個明顯的鞍狀斑;峽部有三角形暗色區。
|
沈氏叉棘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頭大。吻鈍。眼大。口大;上頜後緣圓且闊, 超越眼後緣後方,但不及鰓蓋後緣;頜齒犬齒狀; 鋤骨無齒。體被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完全,僅延伸達第X-XI背鰭棘下方, 接近背鰭基部處。背鰭單一,硬棘部基底較軟條部基底長,鰭條為XI+12;臀鰭鰭條為II+11;背鰭及臀鰭硬棘皆弱,末端左右分枝;胸鰭圓形;腹鰭略延長呈尖形;尾鰭後緣圓形。體呈淡黃褐色,頭部深褐色。各鰭淡黃色;背鰭第V-VIII棘間具一白緣之大黑斑。
|
沈氏棘花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略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3-2.8倍。頭背部略為弧形;眶間區平坦。眼稍大,長於或等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鰓耙總數17-18,隨成長而漸退化。前鰓蓋骨下緣具二枚前向棘。體被細小櫛鱗,主上頜骨及頤部無鱗;頰部鱗列數5;側線完整,側線鱗孔數32-33,側線上鱗列數4 1/2。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具缺刻,具硬棘X,軟條17-18,第III棘最長;臀鰭硬棘III枚,軟條7;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延長,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鰭條 13,部份鰭條有分支;尾鰭中凹形。頭背側橘黃色,背側中部具一條金黃色縱帶,頭腹側淡色。體側粉黃色,具二列金黃色班塊:第一列...
|
沈氏雙線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瞳孔前緣下方;雄魚吻部長於雌魚;齒小,上下頜具椎形齒;鋤骨及腭骨前端具齒群。眼眶上緣觸角寬大不分叉。鼻瓣膜細長不分叉。頤部感覺孔 4 + 1 + 4。頭部、腹部、胸部及胸鰭基部無鱗。體櫛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16-18個,孔鱗側線從胸鰭基後方即稍下降,末端延伸至第二背鰭最後1鰭膜處;後段側線具1列缺刻鱗16-18個,末端止於尾柄。側線上鱗列 3 + 1 + 6-7。D. III + XII + 9; A. I + 17; P. ii-iii + 4-6 + vii (12-14);L.l. 33-34;Vert. 10 + 24。背鰭分三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