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吹毛索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吹毛求疵」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大體》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1>,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2>;不逆3>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4>,不洗垢而察難知5>。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近習不敢賣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必用,而勢不兩立,法術之士,焉得無危?
遮眼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淆視覺、遮人眼目的特技或法術。如:「魔術師的表演,藉著遮眼法令觀眾咋舌稱奇。」也稱為「障眼法」。
神術妙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明神妙的法術。《孤本元明雜劇.廣成子.第二折》:「師父當展神術妙法,可以立國安邦,顯耀英豪也。」也作「神機妙算」。
神術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明神妙的法術計謀。《孤本元明雜劇.陰山破虜.頭折》:「今索請李靖軍師,至邊關用神術妙計,可除番虜也。」也作「神機妙算」。
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門左道的法術。《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就馬上披髮仗劍,作起妖法。」也稱為「妖術」。
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妖異不正的法術。如:「乩童常以邪法惑人。」也作「邪術」。
書符咒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符籙作法的符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動。《西遊記》第三二回:「你這個風潑和尚,想是在方上雲遊,學了些書符咒水的法術,只可驅邪縛鬼,還不曾撞見這等狠毒的怪哩。」《孤本元明雜劇.獻蟠桃.第二折》:「我做道士忒聰明,除妖斷怪委實能,書符咒水不濟事,聽的謝將搶三牲。」
披毛求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吹毛求疵」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大體》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1>,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2>;不逆3>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4>,不洗垢而察難知5>。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
遁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推算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甲的陰數,以趨吉避凶的法術。《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上.序》:「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唐.章懷太子.注:「遁甲,推六甲之陰而隱遁也。」唐.貫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