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自己申訴、爭辯。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
幻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眩惑人的法術。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細聽樂部唱歌曲,尚未終篇,已行千里有餘。玄宗疑是道家幻術障眼法兒,未必真到得西涼。」
東窗事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秦檜妻兄與婢妾所生之子。官至少師。秦檜死後,秦亦被廢。 (7) 方士伏章:方士,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伏章,方士名,宋人,生卒年不詳。 (8) 荷:音ㄏㄜˋ,扛,此處為穿戴之意。 (9) 太師:職官名。三公之一。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宋時稱丞相為太師。 (10) 酆都:俗傳為冥府所在。 (11) 万俟:生卒年不詳,宋宋州陽武人,字元忠,擔任湖北刑獄時,岳飛宣撫荊湖一帶,曾得罪他。後與秦檜一同陷害岳飛。官至尚書右僕射。卒謚忠靖。万,音ㄇㄛˋ。俟,音ㄑ|ˊ。,《宋史.卷四七四.姦臣列傳》作「万俟离」。离,音ㄒ|ㄝ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四.佞倖盤荒》
百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詳,春秋時齊人,著名兵法家。吳王闔閭用以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 (2) 奇正: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3) 豫應:預先因應。 (4) 詐:欺騙。
道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道家法術或教義。《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行起道法,舉手照塚頂連搧數搧,水氣都盡,其土頓乾。」《醒世恆言.卷二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幾曾見你道門中闡揚道法,普度群生,只是獨吃自痾。」
法天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法天地的規模,如天地般深遠、偉大。比喻法術高強,變化多端。《西遊記》第六回:「卻說真君與大聖變做法天象地的規模,正鬥時,大聖忽見本營中妖猴驚散,自覺心慌,收了法象。」
妖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邪怪的法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如敢故使妖術,須教你一門剷草除根。」《三國演義》第二回:「彼用妖術,我來日可宰豬羊狗血,令軍士伏於山頭;候賊趕來,彼高坡上潑之,其法可解。」也稱為「妖法」。
韓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戰國時韓非撰,二十卷,五十五篇;清王先慎作集解。是書大旨尚法術,明賞罰,厲刑名,非難儒者,而歸本於道家虛靜無為之說。簡稱為「韓子」。
事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近習不敢賣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必用,而勢不兩立,法術之士,焉得無危?
術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法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