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勢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近習不敢賣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必用,而勢不兩立,法術之士,焉得無危?
作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術者施行法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上:「然小行者被他作法,變作一個驢兒,吊在廳前。」《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作法,風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
移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移動山岳,倒翻海水。《西遊記》第三三回:「就使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就在行者背上捻訣,念動真言,把一座須彌山遣在空中,劈頭來壓行者。」
未卜先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有先見之明。《西遊記》第七回:「我將此字寫在撐天柱上,如何卻在他手指上?莫非有個未卜先知的法術。」《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四里外,女子從何知道?必是個未卜先知的仙人,非凡女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法術驅鬼除邪或治病的口訣。如:「畫符念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說中奇怪反常而能害人的東西,多具有法術,能作各種變化。《西遊記》第一七回:「菩薩又怕那妖無禮,卻把一個箍兒丟在那妖頭上。」《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邪怪為妖,入山洞穴中捉出。」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的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商君: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人,或稱「衛鞅」。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因功受封於商,號為商君。其人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遂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庸。嗣後屢經遷徙,至秦襄公始立國。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國勢日益富強,為戰國七雄之一。迨始皇統一中國,乃代周而有天下。 (3) 諱:避開、顧忌。 (4) 私: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
五里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東漢張楷施法術所製造的雲霧。見《後漢書.卷三六.張霸傳》。後比喻迷離恍惚的情境。如:「這個案件內情撲朔迷離,令負責調查的人如墜五里霧中。」
撒豆成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撒放豆子,變成軍隊。舊小說戲曲中所說的一種法術。元.無名氏《十樣錦》第二折:「變晝為夜,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呼風喚雨。」《平妖傳》第三一回:「既有這剪草為馬,撒豆成兵的本事,何憂大事不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